本次研究会聚集了原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同济大学教授张冠增,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嘉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成一农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纵观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对世界古都的研究,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很少有人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四大古都,很难通过这些著作对四大文明古都形成全面的认识,更不可深入了解影响古都发展的因素,指导现代城市建设。
本课题拟利用不断更新的考古资料,采用历史地理、城市规划、城市史、考古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追溯古都长安区域内周秦汉唐各都城、比较研究四大文明古都时,既汲取国内外古都规划思想精髓,理解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又发掘关中地区城市群一脉相承的长安特色,从而在新长安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现代眼光和历史文明、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融合。特别是对古都长安和古罗马城市发展状况进行同时期的对比分析,认识古丝绸之路与古都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发挥新长安的区位优势,创建持续开放、包容并蓄的新长安,让古丝绸之路和古都长安焕发新活力。
本课题旨在达到以下五个具体目标:从源头上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研究古都功能设置,为现代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准确定位城市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借鉴;将长安与古罗马、古雅典、古开罗作为都城时期的规划建设全面系统地进行比较分析,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比较经济环境、经济部门和经济运作方式,揭示古都盛衰机制中的经济因素,为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比较古都的文化价值,发掘古都长盛不衰的文明特质,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传承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明。
众家观点采撷
王军:尊重历史 承古开新 古今辉映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对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四大古都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政价值。
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在大长安的历史故地上展开的。在这块充满历史感的土地上,周文王、周武王建立丰、镐二京,奠定了中国都城建设的格局。“汉长安,秦咸阳也”,其实丰京、镐京、咸阳、大兴、长安乃至西安只是这块土地不同时期的名字而已。西安这座城市像一棵千秋大树,几经风雨几经荣枯,根深叶茂,引中华文明之源脉,汉唐时期的长安城曾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历史数千年。古都比较的研究,本质是梳理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站在国际视野审视长安的兴衰,在新区建设中深化对历史文明保护传承的认识,尊重历史、承古开新、古今辉映。
朱士光:古都研究填补学术空白
(原中国古都学会会长)
本人对古都研究这个课题很看重,做古都会长10年左右,就中国古都学研究来看,两个方面比较薄弱:一个是古都学理论方面,再一个是中外古都比较方面。这次的研究从学术意义上讲是填补空白。
我们要在掌握四大古都的基本情况上进行比较分析,要比较中外四大古都共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要找到原因,找到它们相互影响的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分析部分最具有创新性。课题从实践意义上讲,既对现在的大长安建设可以发挥借鉴作用,也对当前国家推行的丝绸之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张鸿雁:西安应成为世界文化之都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谁能守望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城市?个人认为是西安。曾到西安调研过几次,包括不夜城、芙蓉园等。感觉到目前为止,西安遇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
通过这个课题的比较,长安应和罗马、开罗、雅典一样,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或者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城市。中国靠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形象去传播给全世界?我们现在提出“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西安应该和世界著名古都、和西方著名的城市相比较,应该成为立于东方的世界文化名城和文化之都。
刘克成:保护西安不光是西安人的责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这一课题的重点是把西安放在世界格局中来看,为西安未来发展重新定位。
西安的城市角色、城市功能面临一次实质性转变,这个转变不是过去几次城市总体规划量的积累,而是要把三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根基,然后把近六十年新中国建设作为一个基础,来研究新西安或者新长安或者大长安在今天中国乃至世界可能扮演的角色。西方人说雅典和罗马是精神家园、精神故乡,罗马是整个西方的文化之都,对它的保护是整个欧洲乃至西方人的责任。对西安的保护不光是西安人的责任,更不光是西咸新区的责任,保护西安是整个中国人的责任,这一点要通过这次研究在国际平台比较,最后让更大范围认定这件事是中华民族的事,是中华文明延续的事。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邓俊新 通讯员 王鹏 采写
编者按
西咸研究院题破古都研究上
日前,西咸研究院汇聚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织召开“古都长安与古雅典、古罗马、古开罗比较研究”写作提纲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古都比较研究”课题以史鉴今,立意高远。通过比较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来审视古都长安的地位和作用,指导和规划西咸新区乃至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面对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大长安”打造成为中华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课题如何进行开题破题?将达到什么目标?有哪些具体的研究方向?华商报将分为上下两篇对此进行报道。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