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布置第一份功课
一个星期之后,接到中联部干部局的通知,我被任命为研究室时事政策处处长。这个处有七八个人,从事形势与政策研究,负责为部起草报送中央的形势分析报告和对外政策建议,还要为部领导起草重要讲话。
上班第一天,郁文就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说:“老乔要我把中苏论战的几份材料给你看看。老乔和其他几位部领导认为,对十年‘文革’中央已作出决议,而对此前的中苏论战尚未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清理。中联部是当时中苏论战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我们有责任整理一下,搞得好也想上报中央。现在已经搞了一年多,形成了几份部内讨论稿,你可以看看,也可提出意见和看法。”
这是回中联部后的“第一份功课”,我必须认真做好。我用了三天时间,查阅了有关资料,书面提出了几条意见。最主要的一条是,十年论战是十年文革的“温床”。最近两年,我写了两篇关于中苏十年论战的文章(注:其中之一《中苏大论战中的中联部》,发表于本刊2013年第8期),也是源于乔石布置的这“第一份功课”。
1983年7月,中央任命钱李仁为中联部部长。乔石不再兼任中联部部长,但他在中央书记处里仍然分管政党外交工作。
乔石离任后,有一段时间仍然住在中联部大院里。他保持着晚饭后同郁文一起散步的习惯,只是因已是中央首长,后边总尾随一名警卫。
一天傍晚,我从部外回来,迎面碰上他俩在散步。乔石招呼我,我忙迎上前去。警卫跑上来,问我是干什么的。乔石说:“我们聊聊天,请你退后。”郁文说:“我们散步也要跟着,提过几次意见,要求取消,也没有用。”乔石说:“无非叫我脱离群众,可能人家会说我官做大了,架子也大。”
乔石问了我在研究室的情况后,要我谈谈对“国际主义”和“超越意识形态”问题的看法。我简要说明后,他说:“苏联长期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名义来控制别国党,干涉别国内政,名声很不好。我们也为此吃过大亏,要研究一下,慢慢淡化和不提‘国际主义’为好。”他又说,对意识形态,应该“超越”而不“回避”,可以“求同存异”。
有人告状说我是乔石侄子
1984年底,胡耀邦向中联部提出,要在党中央机关带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中联部决定,由研究室领导任新闻发言人。
之前,郁文已接替李骥担任研究室主任,我任副主任。一天,副部长朱良到办公室找我谈话。他说:“部领导本来请郁文任新闻发言人,但郁文提出,她由于身份不方便,推荐你为发言人,部领导已同意。”
为此,中联部成立了新闻局,任命我为新闻发言人。这等于把我一下子从冷板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我感到很困难。在讨论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的部务会议上,部长钱李仁要求我,胆子要大一点,可以有小错误,不要说“无可奉告”。
当新闻发言人确实有“风头”,报上经常有名,电视有时“出镜”,但也有风险。外国记者往往根据他自己的理解刊登你的发言,容易引人误解,遭人批评,甚至被人“打小报告”。
我求教于郁文,她听后笑着说:“我正好也要找你。有人向中央告状,说你是乔石的侄子,所以当上了发言人。真是无稽之谈。我已向中央作了说明。老乔对我说,情况说明了就行了,清者自清。”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乔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