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福利不异化成不公平制度的解决办法
能不能让职工的休假权得到更好的保证?能不能不要让本应普惠的福利政策不要异化为一些人能够享受、其他人望之兴叹的新的不公平制度?
首先,别让休假权工具化。近年来,集中休假制度导致全国景区不堪重负,不少景区遭到破坏是事实,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是事实,但如果只把休假制度改革作为改善旅游经济财表的驱动力和目标,休假制度改革就可能工具化,员工休假权难以得到保证的弊端就无法革除。如此一来,愿景就只能继续是愿景。
其次,应该把强调员工的休假权视作优化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劳动力负担大、压力大举世闻名,在一些著名企业中不乏悲剧发生。尽管过劳能够迅速换取财富,但长远来看,过劳不会增加单位生产效能,反而会制约产业和企业的升级转化。经济发展到今天,应该提倡的不是加班文化,而是休假文化。
再次,对于明显违反休假和作息制度规定的行为,必须加大稽查力度。政府稽查不可能触及到微观层面的各个方面,因此,平衡雇主与雇员的议价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别让假期变成嘴边够不着的大饼
总而言之,休假制度的顶层设计,必须围绕强化权利意识来设计,而不能追求利益化。这样,现有的结构性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带薪休假和周末2.5天休假才可能惠及更多的人群,而不至于要么为部分人享有,要么成为放在嘴边却始终够不着的大饼。
腾讯新闻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编辑:蔡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