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便衣”英雄魏鸿纪

关注 西安晚报 2015-08-20 11:54:11
[摘要]1913年出生在富平县庄里镇水涝巷一个农民家庭的魏鸿纪,20岁投奔于杨虎城将军麾下,后在杨虎城举办的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学习,毕业即任第十七陆军教导队排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13年出生在富平县庄里镇水涝巷一个农民家庭的魏鸿纪,20岁投奔于杨虎城将军麾下,后在杨虎城举办的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学习,毕业即任第十七陆军教导队排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杨虎城的率领下,魏鸿纪随部参加西安事变。之后,他参加滹沱河防御战、扼守合阳至韩城间黄河防线、中条山西麓至黄河东岸的防务、保卫风陵渡,26岁时他在战场殉国,成为永济血战中牺牲的少校以上军官中较年轻的一个。

  临危受命保卫风陵渡

  今年76岁的李淑芳是魏鸿纪的儿媳妇。据她讲,1938年2月,日军沿同蒲铁路南犯,3月攻占风陵渡部分地区,虎视关中。“公公奉命随部开赴陕东阳坊镇、灵泉村一带,扼守合阳至韩城间黄河防线。”期间,教导团成立了便衣大队,魏鸿纪由中校团副兼任队长。

  1938年6月下旬,蒋介石把第三十八军改编为第三十一军团,孙蔚如任军团长。教导团也改名为第三十一军教导团。为策应徐州、武汉会战。1938年7月魏鸿纪随部东渡黄河开赴永济县中条山,他所在的部队作为第三十一军团的预备队。担任同蒲铁路最南端自中条山西麓至黄河东岸的防务,坚守韩阳镇以南辛店第二线阵地。8月,日军趁三十一军团入晋未稳之际,驻运城的牛岛第二十师团七十七联队三千余人,附炮二十余门,装甲车十余辆,飞机六架,分三路疯狂进攻。8月16日,突破我军第一道主阵地。17日,攻占永济城。永济再次沦陷,大本营命令第三十一军团阻止日军进攻、保卫风陵渡、掩护陇海铁路的交通。教导团临危受命,奔赴保卫风陵渡的战场。

  智守汉阳镇全歼日军

  教导团在之前的驰援永济主阵地时伤亡惨重,仅剩两营兵力。日军采取步兵、炮兵、空军的联合作战猛攻风陵渡。韩阳镇是教导团的警戒据点,便衣大队潜伏在韩阳镇内及附近的树林内,一场智守汉阳镇战斗在此打响。

  “据我公公的战友讲,当时,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几十个骑兵,三辆战车,冲进韩阳镇内。潜伏在镇中的便衣大队在百姓的帮助下,有计划地藏在楼上、地窖内、草堆里,镇外的全部潜伏在树林里。日军进入韩阳镇后,杀鸡宰牛,大吃大喝,全无戒备。我公公魏鸿纪一声令下,猛攻日军,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经过几个小时巷战,镇内日军几乎被全歼。下午3时,日军增援部队赶来。有步兵九百多人,战车十余辆,还没进入汉阳镇,便遭公公率领的便衣大队迎头痛击,黄昏时分,日军溃逃。”

  英雄最后的吼声

  为了彻底消灭溃逃的敌人,配合正面阵地的战斗,魏鸿纪奉团长李振西之命率领便衣大队,迂回进攻祁家村里的日军。日军就在眼前,魏鸿纪率领战士渐渐逼近,他大喊一声“杀呀”。大家不约而同的齐声喊杀,冲向日军。几个守门的日军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大刀结束了性命。城门被冲开了,战士们一拥而进。村道上,停着的钢甲车被我们的手榴弹炸毁了。鸿纪指挥战士冲上屋顶,把敌人的机关枪夺过来向敌人射击。

  突然,一颗子弹射进了魏鸿纪的胸膛。几个战士把他背到村外,他慢慢清醒过来。一醒过来就喊:“同志们,杀呀……”他不断地呼喊着,坐起来,指着祁家村说:“同志们,不要管我,杀……呀……”魏鸿纪倒了下去,他眼睛渐渐地闭了起来,嘴仍张得大大的,仿佛还要吼出来的样子。

  遗骸安葬于富平

  李淑芳说,魏鸿纪牺牲后,遗骸运回陕西,由在泾阳县“教导团抗日眷属队”负责人陶子录和眷属队成员魏鸿纪的夫人杨氏送回他的家乡,安葬于富平县庄里镇城北的祖茔之中。魏鸿纪生前育有一女,为了使其后继有人,陶子录还从蒲城县甜水井为其领养了一个养子名胜利。1998年竣工的永济抗日英雄纪念碑上镌刻了他的英名。

  右图:记者在山西永济抗日英雄纪念碑上找到了陕西人魏鸿纪的名字。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魏鸿纪 日军 便衣 抗日英雄纪念碑 教导团

上一篇:寻找刘世嵻——隐遁的美丽传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