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耀青
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这不仅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更是人们对“大西安”建设发展的殷殷期待。
记者近日深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采访,发现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上述区域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围绕当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优势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产业形态,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园区、主题游乐公园等蓬勃发展、亮点频现,为“大西安”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规划理念创新:
“2.5产业园”打造工业社区典范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环节的两端——前端的咨询、策划和后端的营销、服务等环节地位不断提高,人们通常把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产业称为“2.5产业”。在秦汉新城周陵新兴产业园区,一个总规划面积100亩的长信科技产业园就致力于打造“2.5产业”工业社区的典范。
记者来到长信科技产业园时,这里正在加紧一期建设,预计年底即可有企业入驻园区。据介绍,上述产业园将以服务、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定位,致力于成为承接东部等地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聚集地。
“我们打造‘2.5产业园’,不仅能够满足企业生产办公需求,未来还可升级为企业总部基地。”上述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突出特色规划理念,譬如“3+3”智能模数化厂房具有空间自由、高效利用等特点,能够给予企业独立的形象展示和生产办公空间。“这些特点对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理念的创新还体现在具体的项目方面。同样在秦汉新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制造与安装建筑所需各类预制混凝土部品”的理念正在快速落地——中天建筑工业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可投产,届时还将带动产业内大量配套企业共同发展。
立足定位招商:
文化创意“大健康”等产业优势突出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的支撑,对于新区而言尤为重要。记者在秦汉新城、泾河新城采访时发现,这里立足自身定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
以泾河新城为例,这里的开发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地理信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景区等六大核心板块合理布局,实现产业为城市发展服务。根据不同核心板块的定位,这里合理配置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城市功能,人们在各自的板块中就能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服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城市核心板块与都市农业的过渡部分,泾河新城“优美小镇”从形式上打造出风情小镇、农庄、田园宜居小镇、文化旅游小镇等多种形式。
类似的理念也体现在秦汉新城,这里充分发挥新丝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已入区的“大健康”产业资源,促进生物医药、特色医疗、养老保健等项目入区,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
项目聚集人气:
特色小镇主题公园完善产业结构
对于开发新区而言,人气的聚集尤为重要。记者在上述区域采访时发现,除了蓬勃发展的科技、制造等产业,人文、旅游等领域也日趋活跃。
在秦汉新城,西部芳香园致力于打造综合性、高标准农业观光旅游园区,人们徜徉于此,既能欣赏彩虹飘带、梧桐秋雨、浪漫花海等美妙景观,也能参观薰衣草、千叶玫瑰的种植、产品综合开发过程,同时还能了解到芳香植物产业链的运作过程;在泾河新城,茯茶镇、陕商文化博览馆等为人们休闲游览增添了新去处,特别是“乐华城·乐华欢乐世界”开园近3个月以来,入园人数突破了90万人,“龙之脊”、“摩托骑士”等组成了国内超大规模的过山车集群,人们在体验惊险、刺激、挑战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娱乐、美食、休闲的乐趣,让“体验游”成为“大西安”旅游文化领域的新亮点。“以前,陕西旅游业态通常以参观、游览为主,‘体验式’的业态相对缺乏。”“乐华欢乐世界”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园区不仅丰富了业态,同时也使区域的人气进一步提升。
上述一系列颇具亮点的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秦汉新城、泾河新城乃至“大西安”的城市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对“大西安”乃至全省产业结构优化也产生出积极影响。
编辑:王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