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隐藏在我们周围,面对歧视坚强活着的HIV携带者。有人试图用锻炼创造超越“癌症锻炼自愈”的奇迹,有人被父爱从死亡线上唤醒,还有人因为没钱看病,听着偶像的歌,忍痛用剪刀为自己“手术”……
面对歧视与偏见 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
■华商报记者 张宏伟 文/图
11月23日上午,位于西安市南郊的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公益组织“爱之家”。一对青年男子前来做HIV初筛,结果是一阴一阳。两人沉默片刻,其中一人懦懦地说,看来这次是真的感染了……
其实,艾滋病毒感染者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和所有正常人一样,在工作、在学习、在逛街、在乘坐地铁、在K厅唱歌,只是因为社会的歧视与偏见,他们只能把自己包裹起来,隐匿生活。
医院实习生
想靠锻炼创造奇迹“坦白”病情收获爱情
22岁的木木是一家医院的实习生,已感染HIV21年。
木木1岁时,因病在医院接受输血,后来发烧感冒便是家常便饭。2004年年初开始咳嗽、拉肚子。2005年确诊感染HIV。
确诊之后,亲朋好友和邻居都被疾控中心叫去做了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18岁那年,木木考上大学。抱着“癌症病人都能靠锻炼自愈,我为什么不行”的想法,原本坚持服药的木木主动停药,试图创造奇迹。
两年间,她坚持锻炼,身体状况良好,连发烧咳嗽感冒都很少有。偶尔不舒服,睡一觉也就好了。她成了班里公认身体棒、体育好的女生。
直到2013年,她接到疾控中心通知必须复查,才又一次查了自己的CD4(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也是HIV的受体。正常成人的CD4细胞在每立方毫米500个到1600个)。在没出结果前,她还幻想病毒消失了,可事实却是,她的CD4只剩下72。
再次服药的反应很大,将近一个星期,她每天都呕吐不止。她激励自己,熬过去就胜利了。去年检查CD4为497,几乎和正常人无异。
大四是她幸运的一年,一位心仪的男生向她表白了。而她,也选择了“坦白”病情。男孩表示那些不重要。于是,她收获了爱情。
“花千骨小智”
父爱如山 他在死亡线上被唤醒
他今年33岁,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能歌善舞,曾在夜场领舞伴唱,给自己起名“花千骨小智”。
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当天被查出感染梅毒,2010年9月16日确诊感染艾滋。他说,自己也算是从死亡线上爬过的。病毒发作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父亲把我的手机放在枕边,反复播放我喜欢的《勇气》,终于让我从地狱里醒来。”
他自称在“男同”的圈子里摸爬滚打了10年。21岁时曾和一个做促销的女孩租房同居,女方提出让小智倒插门,父亲极力反对,最终女孩堕胎两人分手。
2年后,他成为男同圈的新人。父亲觉察到儿子性取向发生了偏差,却无可奈何。小智至今还记得他向母亲坦白感染HIV的那一刻:当时母亲在厨房做饭,他在一旁站着欲言还休。母亲说,你有什么话就别藏着。小智终于说出了“我感染了艾滋病毒”这几个字。
2年后,母亲从家里厨房阳台上跳下身亡,没有留下一个字,一句话。
母亲走了,小智在性取向问题上,依然没有妥协,“我在这个圈子已经10年了,经历了3段感情,我是不会结婚的,以后我的路,再苦再难就是跪着也会走完。”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母婴 综合干预 就诊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