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北京,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媒体“长枪短炮”聚焦两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网3月6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备受舆论关注。港台地区和外国华文媒体称,政府工作报告历来是社会大众关注两会的一个重要聚焦点,更是观察未来政府施政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中国为经济划定了6.5%至7%的增长目标,应该向全社会释放了信心。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前景仍然抱有足够的自信和定力。
中国经济内在“涵养”提升
澳门日报6日社论表示,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全国“两会”的一道“盛宴”。作为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新一年施政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也历来是社会大众关注两会的一个重要聚焦点,更是观察未来政府施政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社论称,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和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的宏观背景下,新的一年经济发展形势如何,是各级政府和每个普通公民都最为关心的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所给出的答案,应该向全社会释放了信心:今年GDP增速设为6.5%至7%。这一增长区间的设置,既符合当前整体的经济状况,又考虑到了其对就业和完成“十三五”计划目标的保障。在增长区间的背后,更是中国经济内在“涵养”的提升。
美国《侨报》6日社论称,李克强在每年例行的“两会”期间做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阐述,更是焦点之焦点。全世界都试图借此探寻中国今年经济发展的基调和方向。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日报 经济前景 经济增速 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不能回避 下一篇:在感动和鼓舞中坚定信心——上海代表热议总书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