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糖尿病的科学与误区
1.“吃出来的病”能“吃回去”?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形式: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前者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无法预防;后者更常见,可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达到一定预防效果。两者目前均不能根治。在Ⅱ型糖尿病治疗方面,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治疗,但定期检测血糖、进行必要的药物控制同样重要。迷信“食疗”、宣扬“根治”,都是伪科学。
2.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
在控制饮食方面,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糖尿病患者应该远离任何形式的糖。从科学角度讲,糖尿病饮食重在“平衡”,各营养素之间要保持一定比例。比如,碳水化合物不按50%-60%的比例摄入,可能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于150克至200克。
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至于水果,其甜味主要由果糖来决定,但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如果餐后血糖低于10,可以摄入一些水果,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此外,肉食摄入过少也会带来健康问题,比如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
4.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应该讲究科学、持续、平稳,“强制降糖”不可取。这是因为人体在血糖下降幅度较大或速度较快时会产生明显的升糖反射,即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在短期内骤然升高。强制降糖违反人体的自然规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综合
编辑:李晨
相关热词搜索: 糖尿病饮食 1980年 杀手 升糖 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