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传承有保障 陕西地方戏发展正当时

关注 西安日报 2016-06-23 13:43:39
[摘要]近年来,陕西地方戏曲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渐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无论是新剧编排、经典剧目复排还是院团建设、技艺传承等,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成为陕西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在戏曲惠民的同时,也为陕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陕西地方戏曲的发展成绩喜人,今年秋季开始,秦腔将走进校园,让年轻的学生也能了解学习秦腔文化的魅力。

\

  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剧照(资料图片)

  近年来,陕西地方戏曲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渐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无论是新剧编排、经典剧目复排还是院团建设、技艺传承等,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成为陕西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在戏曲惠民的同时,也为陕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得益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陕西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秦腔、汉调二黄、汉调桄桄、合阳提线木偶戏、富平阿宫腔……多少年来,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陕西地方戏曲,都是一代代陕西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人们从戏曲中了解世事,感叹人生,也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喜悦。在经历了上世纪末的颓势之后,在政府、院团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地方戏曲院团建设有了明显起色,招收年轻学员、排练新剧目、复排经典曲目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陕西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走上了新的征程。

  传统戏曲有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戏曲,原因何在?无他,就是收入少待遇低,生活难以保障。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深入人心,陕西地方戏曲的演出市场正在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戏曲的殿堂,成为陕西戏曲传承的接班人。“最近这两年,在接班人的培养上,陕西地方戏这两年做得还不错,很多地方戏曲都招收了年轻的学员或演员,”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崔天民说:“比如汉调二黄招收了一个童子班,有几十名学生,汉调桄桄、阿宫腔等院团也都招收几十名学生,比前些年好多了。”西安秦腔剧院也招收了一批年轻演员,经过这些年的培养,已逐渐成长为演出的主力军,“没有这些年轻人,我们的好多演出是不可能完成的,”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告诉记者。

  许多地方戏曲成立了传承机构,比如最近几年红红火火的老腔成立了老腔发展艺术中心,合阳跳戏、阿宫腔等都有了传习所,让这些地方戏曲的传承有了最基本的场所和机构,“撇开成绩不说,有了这个传习所,最起码传承技艺有了专门的人,专门的地方了,”民俗专家史耀增说。

  西安市是陕西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地方,也是地方戏曲演出最集中的地方,自2015年以来,西安市以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戏曲创作、排练、演出、普查活动,重点抓了秦腔音乐剧《七彩哈达》、眉户现代剧《泾渭清风》、大型秦腔舞台神话剧《骊山魂》、秦腔现代剧《柳青》《女大学生村官》、豫剧《红色记忆》《陈三两》、传统剧秦腔《集云山》《庶民情缘》等近30部剧目的创作、改编和精加工,全方位推进我市戏曲繁荣发展。其中,西安市豫剧团创排的豫剧现代戏《长安梦》、西安秦腔剧院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周至县剧团的大型秦腔音乐剧《七彩哈达》等剧目入围陕西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重点剧目。

  而西安市千场戏剧惠民演出活动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陕西地方戏曲广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活动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连续举办8个年头。这项“政府买单、剧团送戏、群众受惠”的文化惠民工程,已成为深受我市群众欢迎的文化亮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点赞。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副处长刘涛说:“在每年的千场惠民演出中,地方戏曲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可见群众对戏曲的喜爱。”

  老一辈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丢

  “地方戏的经典剧目,是一代代人千锤百炼传下来的,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丢,真丢了,就找不回来了,”与地方戏曲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民俗专家史耀增说起戏曲的传承,态度无比坚定。而在采访中,崔天民、雍涛、冀福记、郝彩凤、马友仙、惠敏莉、侯红琴等,无论是职能部门领导、院团负责人,还是老一辈艺术家、正当年的艺术中坚力量,无不感受到传承责任的重大。

  让人欣喜的是,陕西地方戏曲近年来在传承发展上成果颇丰,崔天民告诉记者,陕西地方戏曲很多都被列入国家或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秦腔的传承人最多,去年就认定了18位传承人。其他地方戏一般都有1—2名传承人,“传承人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传承人们坚守着艺术情操,把自己掌握的技艺尽心尽力地传给下一代,只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失传。

  陕西地方戏曲的发展成绩喜人,今年秋季开始,秦腔将走进校园,让年轻的学生也能了解学习秦腔文化的魅力。2016年4月开始的西安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目前正按照计划扎实进行,6月底将向省文化厅报送有关调查的成果,“摸清了家底,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发展才会更有针对性,这对地方戏曲是大好事。”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地方戏曲 秦腔 传承人 汉调二黄 陕西戏曲

上一篇:平凡中的奉献与追求 下一篇:龚明:第一代动车检修“大V”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