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底至7月初,高校各显神通,各地都在上演“抢状元”大戏。
7月4日,在北京大学2016年中学校长论坛暨全国中学骨干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提升博雅讲堂启动仪式上,北大副教务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沉简对这种状况表示,状元本身并不值钱,状元和其他学生并无区别,抢状元太丢人了,高校颜面无存。
对于高校给状元钱的做法,他更是认为毁坏了社会风气,感喟“大学颜面何存,师道尊严何在。”李沉简招录学生,甚至弃高分而录低分者。他说:“按分录取多简单啊,照着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个录就行了。”而综合评价一个学生,对面试官要求更高。
北大在沪招生70%靠综合评价
李沉简称自己“作死”做了3年招生工作,负责北大在上海的招生。他不理会分数线,靠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完成了三年在上海的招生,“上海70%的学生是靠综合评价进来(北大)的。”但此后他将不再做招生工作。
李沉简告诉记者,他在上海进行的高招,是一块实验田,是高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得到了北大的全方位支持。事实证明也是可靠可行。
去年他招了一位女生,她曾出过两本小说。但如何确认这两本书是这位女生写的?他请了10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对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面试考核。还有一位男生,有两项科创成果,且已进入生产环节。要证明这两项科创成果是这位男生的而不是别人帮忙发明的,为此李沉简又请了10位教授对他进行了面试,要求学生现场动手实验。
“这样的学生,你还要分数线吗?”李沉简说。
但让他吃惊又欣慰的是,这些学生往往分数也非常高。“比如前面那位女生,并没有用到加分。”李沉简不仅了解这些学生,对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也一清二楚。
“我举贤不避亲。”李沉简毕业于华东师大二附中,经常有熟人请他看看孩子,“可以看,但能否通过,完全是看学生。”
他甚至连母校送的月饼都不敢收,“因为不知道里面会是什么。我自己买咖啡、买茶,这个总没问题了吧?”
“有的家长不服气,没问题,我们全程有录相,要保存5年的。你可以看看你的孩子,再看看别的通过的孩子。”他如是说。
北大在上海进行的这种“实验”能否在全国推广?李沉简表示,这是有特殊性的,上海的教育本身非常发达,上海生源入校后的表现也优秀。“说不定5年以后会有北京、天津、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都纳入进来呢?10年以后,说不定全国都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呢?”
编辑:张雨薇
上一篇:北京启动中小学肥胖警示分级试点 遏制持续发胖 下一篇:养老基地关闭 老人无家可归投入保证金追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