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参加140场活动
2006年,中铁电气化局网六段段长李红江带队到迁曹线菱角山车站检查,巨晓林当时正在接线。李红江发现,巨晓林接线的方法和传统方法不一样,巨晓林告诉他,这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接线方法。李红江让他把所有方法整理出来。两个月后,他整理了40个创新方法,起名《接触网施工好经验好方法》。当年年末,他被网六段评为经济创新个人标兵。这是巨晓林入职近20年来获得的第一项大的荣誉。“当时心里可美了,想到我的这些方法能被其他工友使用,感觉长脸了。”
但这份手稿是用陕西方言写的,只有巨晓林自己能看懂,单位希望他重新整理出书。写书,对只有高中文化的巨晓林可是大挑战,他特意拜了工班里的大学生当老师。遇到弄不懂的技术名词就查、就问,三年多下来,数十万字的笔记,最终浓缩成了10万多字的书稿《接触网施工经验方法》。如今,这本书成了工友们干活时的“操作宝典”。
2009年4月,巨晓林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年,他成为公司的职工代表,此后,他也成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专业户,先后荣获“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技术革新能手”、“劳动模范”、“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那时起,他成了公司的名人,待遇提升,和副工长住在一起,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
各种奖像潮水般涌来,巨晓林拿奖拿到手软。2010年4月,他被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0年年末,人社部表彰全国“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作为农民工代表的巨晓林名列其中。一位国资委的领导得知像巨晓林这样的“名人”竟然还没解决编制问题,要求给巨晓林解决“工人”编制。巨晓林头一回成了“吃公粮”的公家人。评上了高级技工,可以拿一些补贴,他每个月的工资涨到了6000元。
2012年“七一”之前,巨晓林成为被中组部表彰的100名“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之一。2012年7月3日,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巨晓林被推选为十八大代表。此时,距离巨晓林入党才4年。
2015年初,他被增补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来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各种荣誉蜂拥而来,巨晓林在工地有了单独的宿舍和办公桌,在北京也有了一间有电视和床的单间。工友们开玩笑说,巨晓林把各种能得的奖都得了个遍,拿了“大满贯”,应该是荣誉之巅了。但巨晓林总是带给他们惊喜,2016年1月,巨晓林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成为副主席,给巨晓林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巨晓林做过一个统计,2015年,他参加了140多场活动,待在工地的日子只有80天。他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年末要参加北京市两会。从头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春节前夕,他一般都在北京两会和各种会议中度过,春节期间在家顶多住上10天,2月底要回北京准备参加全国两会。五一劳动节前,他作为工人代表以及劳模,又要参加各种会议。五一之后才能空闲一些。
编辑:王彬
上一篇:陕西人拒绝"葛优躺" 全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调查 下一篇:“煤飞色舞”煤价第18周连续飘红 矿方竞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