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9月20日电(韩畅)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首个生态市……这是宣城“生态立市”“六城同创”的丰硕成果,也是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的精彩注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二五”以来,宣城始终明确“11331”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文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创建统揽环境保护工作,阔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宣城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生态立市”起步早 步子疾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诗中足见宣城自然风光之秀丽,环境底子厚,是优势,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宣城境内新安江、太湖、长江等流域重要的水源养区,是长三角区域向中西部地区过渡的生态屏障,其生态意义对安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环保老路,我们现在走不通也走不起,这就迫使我们要走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宣城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后发地区,宣城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是生态优势。
编辑:曹静
上一篇:《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下一篇:规范数据提取 朋友圈可成呈堂证供是法治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