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道
虽然公用电话亭的使用率已经大大降低,业绩方面又是亏损的,但公用电话亭依然屹立在城市的街头,北京商报记者在《拿什么拯救你公用电话亭》一文中也提到,北京联通甚至还更换老旧的电话亭“帽子”,进行正常维护。
对此,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公用电话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为社会公众提供通信服务和公益信息服务。据统计,2016年共发生通话1900万分钟;应急公益通信服务(110、119等)102万次、780万分钟。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用电话至今仍然为部分市民提供了大量的通信服务。同时,公用电话亭作为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广大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救援的通道,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公用电话在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要求下,为了保障首都市容环境景观的统一和美观,北京联通对部分老旧公话亭进行了翻新(较新购置节省费用),以及点位优化,基本实现‘一街一景’。根据需求的变化,北京联通逐步对一些公话点位进行了减撤。”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中国电信也做出了同样的解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公用电话亭的设置不仅是通信问题,更与市容环境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当初是按照市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的。目前,公共电话亭仍承担着社会普遍服务义务,暂不宜拆除。
北京商报记者也问询了一些市民的意见。家住北京北五环的郭女士坦言,公共电话亭虽然使用的人少了,但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手机没电、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公用电话可以用来免费拨打紧急电话,这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紧密联系的。
“尽管手机普及范围很广,但部分外来的务工人员仍然没有自己的手机,在跟家里联系的时候还是使用公用电话,如果贸然拆除,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另一位家住东四环的杨先生如是说。
编辑:凡闻
上一篇:上海大世界今起试运行 暂不对公众售票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