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的雾霾诗登上美国杂志
他说:肺癌发病居高不下,尤其与雾霾有关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晓刚写了一首诗,于近日在美国权威胸外科杂志《CHEST》发表,价值比肩学术论文。
这首名为《I Long to beKing》(中文翻译为《我要当老大》)的诗歌是一首关于肺部磨玻璃影的英文诗歌,发表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创办的世界胸科领域顶级期刊《CHEST》杂志(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7.483)。诗歌作者赵晓刚是《CHEST》创刊以来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医生诗人。
肺部磨玻璃影的自白诗
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
肺部磨砂玻璃影是我的大名,
朦胧的身影披着神秘与诡异,
……
我也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
我也是从隐忍逐渐走向狂放,
……
我喜欢呼吸纯馥幽香的雾霾,
散发着甘甜徐徐融入我身心,
我更喜欢抽烟喝酒熬夜的你,
创造着惬意的家园令我成长。
…… (节选自赵晓刚诗歌《我要当老大》)
肺部磨玻璃影是指高分辨率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的云雾状磨砂玻璃样影,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此征象常为早期肺部疾患的表现。
《I Long to be King》(《我要当老大》)是一首肺部磨砂玻璃影的自白诗。诗歌将肺部疾病拟人化,以其自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疾病从小的病灶开始,如何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狂放与野蛮生长,最终吞噬人体呼吸与健康。
从医生的诗歌中,我们可见,这种最终可能发展为肺癌的病变——肺部磨玻璃影对雾霾是真爱:“喜欢呼吸纯馥幽香的雾霾”。也就是说,在雾霾等外因条件的助力下,肺部磨玻璃影最终可能变成吞噬健康的超级致命杀手。
恶性肿瘤病死率 肺癌居第一
据《中国肿瘤杂志》2016年第一期第一篇文章名为《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的报道,全国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358.6万例。该报道还指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就是肺癌,每年发病约为37.8万。而在恶性肿瘤死亡方面,全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第一位的是肺癌。
“肺癌的发病率全球呈上升趋势,而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中国则是飙升。”赵晓刚说,雾霾有时让他有一种无力感:“肺癌发病居高不下,愈演愈烈。这与个体条件、空气污染、个人生活方式,尤其是雾霾都有关系。霾中的pm2.5颗粒物,早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表声明称致癌物。许多相关研究都有。”赵晓刚说,“无论医学多么发达,人们暴露在雾霾尤其是重度雾霾之下,都是暴露于风险因素中。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只是最后一博,并不是源头防患与治理,不是治本!”
内外因一样 同呼吸不同命运
人为什么会患肺癌?这是一个问题。
医学专家认为,人患上肺癌是外因与内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包括1、吸烟;2、环境烟雾;3、空气污染;4、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致癌物;5、营养问题;6、肺部慢性疾病。内因包括:1、遗传易感性;2、心理、性格和生活习惯因素;3、月经史和雌性激素紊乱。
通俗地说,如果一个人先天或经过后天成为易感人群,那么暴露在高危因素中,达到一定量的风险摄入和累积,就可能不幸患病。吸烟、年老、体弱、肿瘤家族史患者,都可视为高危人群。
其中,外在因素中的吸烟、环境烟雾、空气污染和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致癌物等前四项都指向我们呼吸到的空气。
关于雾霾对于呼吸系统、人类生命以及社会发展的伤害,伦敦曾经给全世界提供了教训的样本。 据澎湃
编辑:李晨
上一篇:西安鼓楼广场添应急公厕 缓解游客"如厕难" 下一篇:汽车尾气和PM2.5有多大关系?它是PM2.5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