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我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改革院长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定期考核医院和院长,结果与医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院长薪酬挂钩,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通过优化薪酬结构,建立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合理拉开不同岗位之间的差距,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提高紧缺专业岗位薪酬待遇,使儿科、精神卫生科、传染科人员薪酬待遇高于同学历同年资医疗科室人员。
其次,允许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将30%收支结余和新增业务收入纳入绩效工资分配,使同专业同学历同职称的乡镇和社区基层人员薪酬待遇不低于县级医疗机构人员,并重点向全科医生岗位倾斜。加大绩效工资中活的部分比例,原则上不低于绩效工资总量的60%。建立完善以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职工完成基本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占绩效考核的权重。
目前,101个县区推行岗位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118家县级公立医院拥有完全的用人自主权,159家县级公立医院具备收入分配权。安康市推广旬阳县经验,在全市开展年院长薪制改革。随着破除以药补医、财政补偿、人事薪酬、综合监管等改革政策逐步落实,县级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
>>9
支持社会力量办医
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我省出台《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实施意见》,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均向社会资本开放。在规划设置、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引导举办专业检验、影像、诊断等医学中心,支持第三方医疗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互联网+、健康文化、体育医疗康复等特色健康服务。目前,全省社会办医床位数为33323张,占全省总床位的15.7%。
>>10
落实政府责任
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首先,我省落实6项投入责任。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
落实对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院、精神病防治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同时,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由财政全额承担。城市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助、加强成本核算等方式予以补偿,其中政府补偿5%,由卫生计生部门根据实际进行差额补偿。
化解公立医院存量政府债务。2011年底前县级公立医院形成的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由县级政府3年内偿还完毕,省、市政府给予适当财力支持,对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由政府回购。城市公立医院采取地方债务或债券方式化解。 (本版图片由安康市卫计局提供)
编辑:靳聪
上一篇:9.8元能否直接打卡上?秦华:系统不具备此功能 下一篇:处方难求慢性病患者头痛 食药监局:可用照片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