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咸阳新闻 > 正文

咸阳“随手拍”交通违法出新招 交警发微信红包

咸阳新闻 今日咸阳 2017-04-14 14:26:42
[摘要]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城区以及所辖高速公路范围内组织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提供信息并经采用市民,将获得微信红包奖励。

  驾驶机动车强行占道、穿插、向道路上抛洒物品……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自4月13日至年底,在城区以及所辖高速公路范围内组织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提供信息并经采用市民,将获得微信红包奖励。

  抓拍交通违法24小时内上传咸阳交警微信平台

  4月13日至12月31日,市民只要在咸阳市城区、各县市主城区、咸阳境内所辖高速公路,看到车窗抛物、货车撒漏(驾驶机动车向道路上抛洒物品);驾驶机动车强行占道、穿插、爬头(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排队等候车辆的行为);机动车不按规定掉头的;在高速公路上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以及客运车辆违规超员载货、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时,可以使用手机、相机、行车记录仪等设备抓拍。

  市民在拍摄违法发生时间24小时内,通过关注的“咸阳交警”微信平台功能键“随手拍”,按流程上传图片或视频,填写违法时间、路段、类型、车牌,以及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举报信息。

  公安交警部门在接收市民“随手拍”图片、视频及信息后,在24小时内(工作日时间)进行核查,经确认无误后录入公安网“六合一”平台系统。并将录入违法信息进行标注。

  此外,市民举报每一种交通违法行为,并经审核、录入系统的,48小时内予以10元微信红包奖励。不过,举报不属于指定辖区路段和设定范围内的其他交通违法行为,不予红包奖励。领取红包通知发生后24小时内未领取红包的将视为自动放弃,不予以再次发放。

  提供不少于3张图片

  视频和照片须为原图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信息全面,市民拍摄符合举报要求的交通违法行为,每一类违法提供不少于3张图片或时长不少于15秒钟的视频。拍摄图片时,要能清晰地反映违法车辆类型、号牌、外观,违法地点周边环境或标志标线,以及违法事实。视频和照片须为原图,不得使用任何视频或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应当保存保持原始记录介质。

  “随手拍”微信举报交通违法线索,要求举报者在拍摄交通违法行为时,不得在驾驶过程中或其它有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拍照、拍摄或发送微信。

  对恶意举报、虚假举报,干扰正常执法活动或者借举报之名进行诬告陷害、骗取公私财物、敲诈勒索他人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举报的交通违法行为已被公安交管部门发现或正在查处的;举报人所提供的视频或照片不清晰、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机动车号牌、外观等特征和违法地点、违法事实等具体情况的;举报的交通违法行为线索虽然属实,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固定证据和查处的。凡有以上情形之一的,不予奖励。 华商报记者 薛望

  咸阳交警推出“微信挪车”服务

  车辆被挡 扫二维码联系车主

  当你赶着出门,可车被其他车挡住还没有联系方式怎么办?为解决挪车难题,咸阳交警推出“微信挪车”服务。只要你扫描“微信挪车”二维码,就能联系上车主。

  “微信挪车”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然后根据提示操作,车主就可免费获取专属代码,别人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生成的二维码或拨打一个固定服务电话,转接6位数代码,就能及时联系到车主。

  “挪车双方可以直接通话,不显示双方手机号。”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教导员王永潮介绍,比起传统电话挪车卡,扫二维码挪车的好处是不用暴露车主的电话号码,“这样既能保护个人信息,又能与车主沟通移动车辆。”

  那么,如何开通“微信挪车”服务?据了解,车主关注“咸阳交警”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右下角“微信挪车”;在跳转出来的页面上填写手机号后,点击“生成卡片”,车主的挪车代码就显示在页面上。车主记住挪车代码,直接免费领取挪车卡,根据提示填写邮箱,接收文件自行打印挪车卡,或者携带本人手机到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免费打印挪车卡即可。如果没记住自己的车主代码,可重新点击“微信挪车”,即可显示。

  王永潮提示车主,尽量使用自己的微信,以便接受微信挪车提醒。此外,使用自己常用手机号,用以接收挪车号码。挪车卡可放在车操作台,靠近前挡风玻璃处,假如自己的车挡住了别人的路,对方只需要扫描左侧的二维码或者拨打4000-885885转代码,就可以联系上车主,同时还会收到挪车信息提醒。

  据了解,下一步待“微信挪车”服务普及后,咸阳交警如发现违停车辆,将通过扫码的形式提醒车主及时挪车。如果车主不听,进行贴条处理。

编辑:强鑫

相关热词搜索: 咸阳交警 随手拍 交通违法 红包

上一篇:游客骑乾陵文物拍照被网友曝光 工作人员因此被罚 下一篇:咸阳一宋代公墓多埋葬儿童 或为疫情造成集体死亡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