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这座县城曾4次被定国都 如今近半建筑面临消亡

国内 央视财经 2017-05-27 07:34:45
[摘要]提起安徽省寿县,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但如果提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和历史上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您一定不陌生。

而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寿县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面临的难题还不仅仅是数量众多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缺少资金投入,就连古城里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眼下也遇到了棘手的难题。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康熙年间,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去年6月份的例行巡查过程中,清真寺无相宝殿前后殿之间用于排水的天沟被发现漏水,导致整个木结构框架变形。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国保级文物在没有经过国家文物局对维修方案进行评审、通过之前,当地政府只能进行暂时的抢救性加固,并在实施的同时补报相关材料。

与此同时,2016年8月31日,寿县文物局经安徽省文物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清真寺的修缮工程立项报告,半年之后的2017年2月6日,国家文物局同意了清真寺无相宝殿的维修立项。按照正常流程,接下来还要经过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招投标、方案编制、再由省级专家评审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批复、维修施工招投标等若干环节才能最终正式实施修复工作。

李彦孟:如果按照正常的国保单位从申报维修立项,到最后经费能够拨付下来,这个周期恐怕加起来,至少没有两年拿不下来。就这样一个周期,如果等到两年之后拿到这个经费再招投标、修缮的话,那么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在国家文物局最终批复没有下来之前,李彦孟他们只能进行暂时性的加固,与清真寺的状况不同,古城里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里的一尊罗汉像虽然早就经过了省文物局的批复同意,但修复工作却同样处于停滞状态,原来是由于工艺复杂,施工单位难找,造成了两次流标。

文物保护工作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摆在李彦孟的面前。虽说困难重重,但在他看来,眼下的难题都只是暂时的,寿县文物保护工作将会很快迎来一次机遇。这份不久之后即将尘埃落定的《寿州古城保护条例》让他又有了底气。

李彦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古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级设立古城保护专项资金。县城财政每年设立5千万元专项基金,市级财政等额补助,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这两笔资金两级的资金加在一起,一年一个亿,能起到很大的效果。这是我们寿县第一部地方性的法规,顺利的话,这个年底前能够颁布实行,这样特别是专项资金,应该能够列入2018年的财政预算,这样我就有钱花了。

半小时观察:文化名城修复如何突破“瓶颈”?

寿县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拥有140万总人口、13.3万贫困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刚才的节目我们看到,文保工作因为缺人、缺钱,缺机制而陷入困境。如何精准地对这座具有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的贫困县实施城市修复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我们欣慰地看到,寿县正在全力推进古城保护立法,把古城保护尽早纳入到科学化、长效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轨道中来,这将是对古城最有力、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其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相反,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否则毁掉一个就少一个,那是忘本的经济增长,不会长远。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寿县 古城 文物保护

上一篇:济南人才新政:本科可落人才集体户 硕士有千元房补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