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香港渣打马拉松。
港马医疗保证常遭质疑?
这几日,当媒体和跑者都在讨论着跑者李文德的不幸遭遇时,香港马拉松又与另一位猝死跑者联系在一起。
据《明报》报道,2015年,24岁的见习工程师吴卓谕在港马10公里赛事中不幸猝死。而这几日,他的遗产管理人杨婉华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诉讼,被告分别为香港业余田径总会以及代表官方的律师司长。
而吴卓谕的亲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香港马拉松在当时的救治过程中失职,其中就包括医疗队当日提供的急救药物不足,以及急救行动和救护车服务不及时等问题。
事实上,在2017年的港马比赛后,就有参赛跑者向澎湃新闻记者反馈,那一届比赛中沿途的救助站里,并不是每一个站点的救助物资都是齐全的。
“我当时在赛道上恰好遇到了另一位跑者突然缺氧休克,我就进行短暂处理帮助那位跑者缓解症状。”那位跑者本身就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他描述当时救助站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但到达救助站后,发现没有更多的救助资源,只能将那位跑者立刻送往医院。
而如果翻看过往香港国际马拉松的历史,跑者很容易会发现高伤病率从未远离。
据报道,2018年港马在全程设置了42个急救站,但依然有31名重症跑者送院治疗,其中3人生命垂危。而在2016年,有810名跑手抽筋及不适,24人送院,其中两人情况严重。2015年,有超过1100人受伤,40人送院治疗,2人生命垂危,其中1人不治身亡。
最严重的伤亡情况发生在2006年,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当日有4800多人抽筋及不适,22人送院,其中一位33岁的男性跑者不治身亡。
编辑:王玮玮
上一篇:“我们不一样”:纸质书和电子书画风迥异的畅销榜 下一篇:“邪典动画片”防不胜防 你还是陪孩子看动画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