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曲江新区 > 正文

藏在传统文化里的年味儿 是中国最有仪式的狂欢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 2018-02-16 10:45:23
[摘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总会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大家都觉得谁吃到那个有硬币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所以人们把美好的愿望也常常包裹在饺子里。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jpg

  大年三十贴对联啦!春节就要红红火火,从红春联到红灯笼,都象征着吉祥如意。那么关于春节的传统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借着三十的热闹聊一聊关于春节的事儿。

2.gif

  春节是指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

3.jpg

  春节·贴春联

4.jpg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5.jpg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节·贴年画

6.jpg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7.jpg

  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它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

  春节·年夜饭

8.jpg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拼、热炒、点心,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

  春节·除夕守岁

9.jpg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10.jpg

  除夕重要的活动就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

  为此,人们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耐心地等待。

  春节·拜年

11.jpg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出现“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现在的拜年,就是亲朋好友在过年期间聚在一起,互道一声“新年好”。简单而纯粹,但又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仪式。

  春节·压岁钱

12.jpg

  压岁钱由来已久,古称“厌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在钱币系列中,它被归为花钱类。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出现压岁钱,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钱的正面多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还有的正面为钱文,背面为祥瑞图案,如“北斗七星”、“龟蛇”、“老虎”、“八卦”、“生肖”等纹饰。

  唐朝时期,宫廷盛行春日散钱,当时人们把春节这天作为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而当时在民间还没有拜年的习俗。

13.jpg

  宋元以后,春节被定为正月初一,春日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

  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它预示着镇岁、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春节 红包 分割线 贴纸

  当然春节除了这些必经的仪式

  还有很讲究的饮食文化

  一起来看看

  春节·年糕

14.jpg

  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

  不过,相比于吃年糕,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春节·饺子

15.jpg

  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

  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各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过年吃饺子受到北方人的喜爱。

16.jpg

  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总会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大家都觉得谁吃到那个有硬币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所以人们把美好的愿望也常常包裹在饺子里。

  春节·元宵

17.jpg

  虽然元宵事正月十五的传统食物,但有很多人,特别是南方人也选择在春节守岁时吃。

18.jpg

  不说不知道,原来“年”有这么多文化。了解了“年”的文化之后,今年我们一起过个旺旺年。

19.jpg

编辑:刘潇

相关热词搜索: 传统文化

上一篇:“戏”说西安丨品一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文末有惊喜!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