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陕西自贸区西咸新区一周年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领跑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江宁 2018-04-02 06:51:58
[摘要]“以前办营业执照不容易,现在微信办照当天就好。” 3月23日,说起在西咸自贸区秦汉新城注册公司的经历,陕西某实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裴小明赞叹不已。

\

  “以前办营业执照不容易,现在微信办照当天就好。”3月23日,说起在西咸自贸区秦汉新城注册公司的经历,陕西某实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裴小明赞叹不已。

  裴小明并不知道,微信办照在自贸区西咸新区已经实施有一段时间了,是西咸新区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对企业注册登记进行的改革。

  办照速度

  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好营业执照

  裴小明之前从事水电行业,因看到近年来城市环保力度加大,便决心转型。经多方调研,他把目光瞄准在了城市废弃物处理上,并看好西咸未来发展,决定将公司注册地落在自贸区,“西咸新区是大西安的新中心,又是自由贸易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而且政策好、扶持力度也大。”裴小明说,不过,当他准备前往注册时,还是有些犹豫,因为十多年前办照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去。

  早在2003年时,裴小明和几位股东注册过一家公司,当时不仅核名耗费了近半个月时间,同时还要工商、税务两头跑,很是麻烦,由于营业执照不能马上到手,以至于眼睁睁看着能接的生意,却因没照签不了合同。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2018年1月26日上午,裴小明带着材料来到秦汉新城功能区综合服务大厅,很快,他的担忧便被工作人员的热情一扫而光。在现场,跟着工作人员的指导,裴小明用手机微信登录工商网站,随即又跟着提示,顺利进行了证件资料上传,几乎不到两个小时,他便顺利拿到了崭新的公司营业执照。

  “效率太高了,快得让我难以想象。”裴小明欣喜地说,他是当天上午9时30分赶到大厅的,到了11时30分营业执照就拿到了手。如今,公司运营了两个多月,就已接到了3个清理化粪池的大单。

  创新改革

  “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

  建立自贸事项“1+3”审批模式

  微信办照是西咸新区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对企业注册登记进行的改革。具体做法是将企业住所和名称审核制改为自主申报制,把登记信息填报量压缩到传统模式的1/8,审核方式由全信息人工审核改为重点信息智能审核,这样,审核工作量减少至1/6,企业申办者只需完成刷脸、起名、信息填报三个步骤,最快30分钟就能办结营业执照,而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甚至10分钟便可办结。

  而这只是自贸区西咸新区在实施“放管服”改革后的一个小小缩影。自去年4月1日自贸区成立以来,作为陕西自贸区中心片区的核心承载区,自贸区西咸新区建设可以说是亮点突出,优势明显。不光在全国首创“3个工作日办结营业执照、4个工作日办结经营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还围绕打造全省“放管服”改革先行区、示范区,设立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集中原有11个部门的223项审批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出件”。

  此外,新区还依托工商局,整合食品药监、物价等12项市场监管职能,组建市场服务与监督管理局,构建新区、新城、街镇三级综合市场监管体系,实行一个部门管市场、一张网络管信用;并且试点建设自贸区政务服务网,接入全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信用陕西平台,通过与省级数据信息共享和电子证照互认,提供自贸事项的办事指南查询、事项咨询、在线申报、进度跟踪、投诉评议等线上综合服务,完全打通了自贸功能区的审批平台,建立自贸事项“1+3”审批模式,让自贸事项全区通办顺利实现。

  自贸区设立后,西咸新区抢抓建设机遇,创造性提出了“34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通过梳理整合审批事项、优化再造办理流程和主动高效帮办服务,让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办结备案刻章等开业手续、经营许可,分别从15、30、60个工作日压缩到3、 4个工作日。如空港百瑞天成酒店等4家企业,就是在帮办人员指导下,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而在建设审批方面,西咸新区通过“帮办提前、预审提前、证照同步、审批同步”等举措,对项目从立项至施工许可四个阶段的审批流程全面优化,率先在全省推行了“文勘前置、技术前移、费用后置,四审联办、同步发证”,将办理时限从19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比法定时限节省74%;如新区企业巴夫洛仓储服务有限公司,便是“优化”后的受益者。

  创新模式

  异地注册 异地办公

  照样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

  随着自贸区微信办照的高效推行,作为陕西自贸区唯一的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还大胆创新,实施了远程注册、离岸注册和虚拟注册,只要有互联网,甭管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轻松办照,瞬间入驻自贸区西咸新区。

  目前在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内大力推广远程注册的是西咸新区云端自贸产业园。据具体负责运营的该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春介绍,远程注册好理解,所谓离岸注册、虚拟注册,就是指经营者登记注册住所与实际经营地址分离,多个市场主体以运营公司提供的住所作为自己的住所登记,并由该运营公司提供住所托管、财务托管、法务手续等基础服务,组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注册模式,所以也叫集群注册。郭建春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方式注册后,无论你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经营活动,只要对经营场所没有特殊要求,经营范围符合托管条件的,均可登录该园app注册到园区,入驻企业无需购买办公设施,法定代表人不管是远在黑龙江,还是在海南,只需简单流程,便可在极短时间入驻自贸区西咸新区,尽管形式上是异地注册,异地办公,但企业照样可以享受西咸新区和自贸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这种创新登记模式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分享经济模式,对传统经营场所、设施、人员、资金等各种经营要素进行了互联网化重新定义,既面向‘一带一路’,构建互联网生态圈,助推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同时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总值和纳税密度,降低运营成本和创业创新风险,对推动‘双创’大有裨益”。郭建春介绍,落户园区后,还会给企业提供包括商务服务、运营服务等八项服务,通过整合线下线上资源,汇聚资金流、信息流等形成西部产业大数据,完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信息对称,从而促进入驻企业的发展。 华商报记者 江宁

  记者手记

  自贸区未来更璀璨

  推广“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和持续完善西咸新区自贸服务平台功能,是自贸区西咸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在试点期全面推行该行政审批效能体系,既有效解决了企业办证难、办证慢的问题,降低了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同时也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繁荣发展。随着项目审批提速增效,继续配合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全面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无疑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

  毋庸置疑,自贸区西咸新区不可能错过“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除了完善和创新已有的高效服务模式,据悉新区还将深化与西安交大自贸研究院、毕马威等全球企业咨询公司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并结合新区产业定位及发展实际,谋划“多试联动”的方案,优化提炼出一批创新成果,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夯实和促进自贸区的智库建设。

  有理由相信,随着十九大“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自由贸易港”的新部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探索新模式的自贸区西咸新区,会有更迅猛的发展,更璀璨的未来。

  企业家话自贸区

  服务+高效

  自贸区“磁石效应”初显

  自陕西自贸区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已走过一周年时间,在这一年里,自贸区西咸新区推行涵盖总部经济、航空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类别的“1+4”招商优惠政策,在不断进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持续加大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如设立5000万元的总部开办奖、1亿元航空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航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围绕“一带一路”创设的特别支持政策等,吸引了包括投资1500亿元的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以及宝能及华侨城等大型企业的入驻,截至今年3月9日,自贸区西咸新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774家,新增注册资本983.31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达75家,可谓成绩斐然。

  “中译语通”总经理王崇正:

  首批入驻自贸区 招商局知冷知热

  “入驻自贸区,前前后后招商部门帮了我们很多忙。”作为首批入驻自贸区西咸新区的企业,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译语通)总经理王崇正日前如是说。

  中译语通成立于2013年,是全球领先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王崇正告诉记者,受到大西安区位优势和自贸区政策的吸引,公司在去年初便开始与新区洽谈,并在4月1日成为第一批入驻自贸区的企业,“在秦汉新城功能区办证,一天就办完所有手续,效率高得令人想不到”

  虽然入驻了,可由于办公地的问题,令公司很棘手。

  “最初公司所选的办公场地在兰池大厦,可当时大厦刚验收,无法马上入驻,所以在哪儿办公,就成了最紧迫的问题,后来负责招商的领导黄迪发现这个情况,立即赶来协调帮忙,很快就找到了现在的办公地点。”王崇正告诉记者,入驻以来,招商部门的同志知冷知热,为公司解决了很多配套问题,而且今年2月,黄迪还将他们作为创新销售试点的优秀案例,向商务部进行了推荐。

  良好的自贸区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该企业入驻之后,又反过来为促动新区发展,发挥助力,目前中译语通携手多家单位打造的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便对自贸区西咸新区乃至全省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进程,意义深远。

  “汇丰”总经理张家辉:

  异地迁入 园区解后顾之忧

  和很多在自贸区注册的企业不同,陕西汇丰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之前在西安市内,之所以入驻自贸区西咸新区,与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的“主动服务”不无关系。

  公司总经理张家辉介绍,公司主要业务是招聘、劳务派遣和培训等,2017年5月底,公司以招商形式被引进过来,可是,因为要面临工商税务上的一些繁杂手续,最初公司也曾比较“头疼”。

  “公司总部从市内迁到自贸区,要进行工商变更,又要解决税务的迁出迁入,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幸亏有功能区的同志协助,最终才在不长时间内完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家辉说,刚来时,办公地条件艰苦,配套环境不好,而公司90%的员工都在市内,吃住行都成问题,功能区负责招商的同志得知后,由区上赔钱运营餐厅,并在吃住行上,帮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我们后来进行办公室装修,由于种种原因材料进场难,无奈晚上11点给区上的同志打电话,结果人家二话不说就来了,感觉跟自家人一样,很贴心。”

  落户自贸区的“汇丰”公司如今做得风生水起,不仅为西咸新区的各类企业招揽人才,还在此基础上,涉足企业后勤保障,物业管理等领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

  “东航赛峰”法方负责人米歇尔:

  西咸自贸区 感觉好极了

  西安东航赛峰起落架系统维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赛峰)是去年7月入驻自贸区空港功能区的,作为公司法方负责人,米歇尔谈起在西咸的感觉时,表示“非常有趣”,连说了好几个“好极了”。

  赛峰集团是世界知名的航空工业集团,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东航和赛峰正式签署协议,共同组建起落架系统维修公司,并落户自贸区西咸新区。据介绍,合资公司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美元,计划于2019年初投入运营,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上的空客A320和波音B737商用飞机提供起落架维护、修理和大修服务。

  米歇尔告诉记者,项目开展以来,作为与其对接的公司——陕西省空港集合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保投公司),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每周保投公司都会召开一个例会,就项目进展征求意见,双方合作不仅融洽密切,也很高效”。

  米歇尔用“非常好”对自贸区西咸新区的工作做了总结,他表示非常享受这里的一切,对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

  东航赛峰所在的空港功能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临空型自贸片区之一,陕西自贸区挂牌后,空港新城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仅推行“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改革,在全国首创“34协同、主体默认、容缺受理”新模式,还同时实施高端、特殊人才引进计划,出台航空物流扶持政策,并且对标国际自由贸易区通关标准,落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此外,空港功能区还联合海关、检验检疫推行“全天候、无假日”和7×24小时电话预约通关制度,令通关作业无纸化率达到96.5%,将机场海关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压缩35.2%、33.8%,使得通关速度不断刷新。 华商报记者 江宁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自贸区 建设 审批

上一篇:西安凯旋广场业委会搞选举 居委会人员监督变组织引质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