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陕西学前教育学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这只是该校近两个月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之一,学校为了针对性进行心理教育,还重点排查了12类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据了解,3月至5月,陕西学前教育学院开展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包括心理危机排查、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现场咨询等八大类活动。
心理危机排查中,重点排查了12类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具体包括:
1.在2017年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测评中确定的重点关注学生。
2.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或就业困难而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3.因各种原因受处分、留级、休学后复学、经常旷课、缺寝或经常联系不上的学生。
4.患严重身体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体感觉痛苦,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5.迷恋上网、酗酒、赌博或养成其它不良习惯的学生。
6.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或家人发生不幸,或身边同学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
7.人际关系失调或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8.适应不良,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交往适应等问题,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9.患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10.既往有伤人、自伤、轻生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轻生者的学生。
11.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12.因其他各种问题,如家庭不和睦、价值观冲突、性困扰、对社会不良现象存在困惑等,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学校要求,对于有一般心理困扰的学生,辅导员逐个约谈辅导,对于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各院系心理辅导员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预约个体咨询。有学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启动危机干预程序。不能正常学习生活的,院(系)派专人监护,通知学生家长及时治疗,办理相关手续。
该校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主任李菁介绍,从排查的情况来看总体比较良好,但也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学业困扰和恋爱方面的困扰,学校已经通过日常咨询进行了心理教育指导,还有几例比较严重的转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李菁称,这次活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25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全校1.5万人共有五六千人参与了活动。也营造了积极向上,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学校举办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自助并且助人,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而且作为师范类院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以后都要成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尤其重要,作为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然后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阳光面对生活。华商记者 赵瑞利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