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专家发布618网购节消费预警 这8大陷阱西安消费者要谨防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黄涛 2018-06-14 19:08:40
[摘要]近日,不少地方都在宣传618。一年一度的“618”来临,多家电商都已陆续开启促销狂欢。,“618”电商年中大促成为消费者“囤货”的重要时机。同时也有一些人上当受骗,后悔莫及。

  促销红包、预售、各种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近日,不少地方都在宣传618。一年一度的“618”来临,多家电商都已陆续开启促销狂欢。,“618”电商年中大促成为消费者“囤货”的重要时机。同时也有一些人上当受骗,后悔莫及。

  对此,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电商大促”期间可能出现的消费陷阱,发出以下消费预警与消费提示,提醒西安购物群体谨防落入“圈套”。

  陷阱一:预售商品不能退换

  预售成为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然而部分“预售”商品也有猫腻,部分甚至明确预售商品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实际上,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商家对于预售规定,显然有悖于消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的“网购7天后悔权”,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为了避免后期网络维权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周期长等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西安网购群体,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点开细则仔细阅读,或提前咨询店家是否能退换商品。如果店家严格按照“预售规定”中的条款来执行,慎重考虑可能面临的后果,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千万别只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陷阱二:先涨价后降价 虚标原价

  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电商以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在“双11”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618”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陷阱三:部分消费金融高利息无提示 服务费没有发票

  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电商纷纷推出借贷和“赊账服务”,而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了更多的优惠。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为一次性还款的免息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的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多数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

  但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逾期利率较高,一定要综合评估自己。

  除上述平台外,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目前,多数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对于手续费部分并不提供发票服务,对于一些公司采购行为需要发票的用户需谨慎使用。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影响个人信用的情况。

  陷阱四:低价拼团或藏“猫腻”

  “618”也成为社交拼团用户的狂欢,微信朋友圈内的各类拼团信息都打上了“618促销”的标签。近年来,社交拼团购物因价格便宜、商品种类多等原因日益火爆,为角逐社交拼团市场,多家电商平台推出拼团系列。社交拼团往往打着熟人经济、亲情友情牌,让很多消费者深陷其中,但部分拼团平台也充斥着质量差、以次充好、服务差的问题。由于一般购物金额不大,出现质量差、服务差等问题,消费者往往不会积极维权。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广大社交拼团用户,“618”期间参与拼团购物尤其小心几类陷阱:

  (1)一元拼大奖,实为抽奖的陷阱。消费者参与一元拼大奖,支付一元购才发现实为抽奖活动,一般都不会中奖,且最终中奖者也没有公布。这是商家骗取下载量的惯用手法;

  (2)低价拼团实为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很多低价拼团活动当你支付下单后,几天后商家告知拼团不成功,但下单所填写的个人信息,可能就被商家获取并且被贩卖。

  (3)虚假拼团链接。小心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分享的各类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当点击后就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直接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陷阱五:谨防打着“消费返利”旗号的陷阱

  除了红包、满减等促销手段,部分返利网站也加入电商大促,一些网站更是打出“消费返利”、“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等标语,吸引消费者。除一些正规返利网站外,消费者要小心一些打着“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花多少,返多少”,“消费=存钱、消费=养老”,“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等慈善幌子的“返利”骗局。

  陷阱六:不是所有红包都能点

  红包成为电商大促的标配,“618”也不例外,红包、代金券满天飞。然而,除电商平台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红包”的主意,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发布红包恶意链接,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户的账户资金。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广大消费者,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可抢红包不要信、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不可信、拆红包要求输密码是诈骗。

  陷阱七:电商专供有猫腻 小心被“套路”

  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是实体店价的三分之一?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价格相差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这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618”电商大促期间,品牌商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力军,然而被打上“电商专供”标签的品牌商品消费者需谨慎下单。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显示,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应当区别予以认定。“电商专供”商品虽为统一品牌方生产,但也面临服务短缺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里的“货”不仅仅指商品质量,也包括商品售价中包括的服务价值。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购商品享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因此在服务体系上应差距不大。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陷阱八:快递诈骗防不胜防

  狂欢过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快递,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消费者等待快递的焦急心理,快递诈骗现象屡现。比如,货到付款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以重要文件、饰品、手表、洗漱用品、赠品等名目进行精准投递,要求消费者货到付款,包裹内实为废纸等不值钱物品。

  再比如,假冒客服诈骗。骗子假冒客服以购买产品缺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快件丢失等为由给消费者打电话、发短信,同时以“赔偿承诺”为由向消费者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信息。随后,以网站客服系统故障为由,向消费者发送一条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消费者一旦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对方就会以系统拥堵、不立即转账资金会冻结为由,让消费者提供手机验证码,只要一提供,钱立即被转走。

  还有谎称中奖诈骗。收到陌生快递,里面仅有一张宣传单和一张刮奖卡。打电话去确认,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手续、交税、公证,甚至还有要差旅费的。还有一些人收到的中奖卡需要按照指令点开网址、开通授权,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以上几类快递诈骗形式较为常见,消费者需小心,以防落入陷阱。此外,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只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华商记者 黄涛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网购节 消费预警 网购陷阱

上一篇:凤城八路—太华路立交桥梁段建设完工 15日早8时放行通车 下一篇:西安12名大学生陷“刷单”陷阱被骗 检察院帮挽回9成损失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