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长安区的除霾塔下,刚走近塔周围,就听见“嗡嗡嗡”的响声。旁边一名保洁员说:“这是里面机器运转的声音,一到雾霾天,机器就来了,24小时开着。”
隔壁一家单位的保安告诉华商报记者:“记者经常来,来过好几拨了,除霾塔效果咋样,我们肉眼也看不见。”
1月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专访了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宁宁,他是除霾塔项目技术负责人。他说,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更希望安心做研究,但大家对除霾塔非常好奇,所以愿意为大家答疑解惑。
记者:除霾塔在运行吗?
张宁宁:雾霾天气的时候一直在运行。
记者:有没有官方的数据表明除霾塔的效果?
张宁宁:有,上一个冬季,持续监测,最终的数据表明,在距离除霾塔10平方公里范围内,PM2.5浓度降低11%,只是缓解,不可能做到赶走雾霾。今冬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也在持续监测着。
记者:监测点是如何铺设的?
张宁宁:距离塔心600米、1200米、1800米的地方,分别有三张监测网,塔心半径1.8公里即10平方公里内,共设有10个监测点,监测点主要监测PM2.5、PM10、PM1、氮氧化物。在距离塔心4公里的地方设有一个监测点做参照用。
记者:10平方公里范围内,缓解空气污染有规律性吗?比如,离塔越近,空气质量越好。
张宁宁:没有规律性,监测值与风向等因素也有关系,最后算的是平均值。
记者:除霾塔净化空气用的是什么原理?
张宁宁:当太阳加热地面,地面空气受热后,就会上升,天然形成对流,除霾塔塔底设置了聚热棚、过滤网墙,空气进入后,颗粒物会被过滤,这是第一次净化,过滤后的空气受热后沿着塔内部向上走,最后从塔顶端出来,因聚热棚玻璃面和塔内部涂有光催化材料,这个材料对氮氧化物有降解作用。塔直径10米,高60米,塔顶和塔底形成温差和压差,促进空气对流。其实塔底的空气质量最差。
建除霾塔之前,我们用实物小模型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实验表明是有效果的。
记者:对除霾塔未来有什么计划?
张宁宁:这是一个科研项目,正处于实验阶段,有专人值守。希望大家能抱着包容呵护的心态。2019年将完成实验,最后形成报告,向社会公布除霾数据。是否推广、怎样推广就交由市场了。
记者:除霾塔造价1200万元,您觉得值吗?
张宁宁:值,环保工作本身花费大。另外,作为科研人员,就应该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华商记者 文/任婷 图/赵彬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点赞!长安大学三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一件神圣的事 下一篇:莲湖北宁坊小区居民楼出现几米长裂缝 住户疑与地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