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过年回谁家成难题 看看不同年纪陕西夫妻的不同选择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任婷 2019-02-02 19:17:03
[摘要]2019年春节马上到,过年回谁家?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每年快到过年时,这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2019年春节马上到,过年回谁家?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每年快到过年时,这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你们怎么解决?华商报记者采访后发现,90后、80后、70后方式各不相同。

  大女儿陪姥姥过年

  二女儿陪奶奶过年

  34岁的李女士是陕西榆林人,2012年结婚,老公是西安人。“自从结婚后,每年过年,我都在西安,与婆家一起。”2月2日,李女士说,结婚没多久就怀了大女儿,2016年又怀了二女儿,“孩子们小,过年去远的地方也不方便,所以结婚五六年了,每年过年,都没办法陪自己的父母,虽然我不是独生女子,但还是觉得很遗憾。”

  李女士说,虽然自己已出嫁,但是想到父母含辛茹苦培养自己多年,重要的节日女儿不能陪伴,一直觉得很不开心。

  临近过年,李女士与老公商量,能否满足她陪伴自己父母过年的愿望?俩人沟通后,最终商定:李女士带着大女儿回榆林娘家过年,老公带着二女儿在西安陪婆婆过年。

  2月2日,李女士和大女儿已回到榆林,“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我和老公各自照顾一个孩子,相对比较轻松一些,我婆婆也能想开。”李女士说,回家见到自己的父母、家人,很开心。

  婚后一直陪婆家过年

  今年带父母、女儿旅行过年

  32岁的付女士是西安临潼人,2013年结婚,老公是陕西延安宜川人。“女儿3岁多了,每年过年都回宜川,我是独生子女,出嫁前都是我陪着父母过年,现在每到大年三十,我父母孤零零的两个人,每次我都觉得特别心酸。”2月2日,付女士说,老公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姐姐已出嫁,“宜川老家很讲究传统习俗,所以我每年都跟着老公回婆家过年,今年虽然依然不开心,但还是想着就回婆家吧。”

  听说有的朋友“各回各家”,付女士动心了。“昨天我与老公商量,今年想陪着我父母一起过年,老公表示理解。”付女士说,她还特意与婆婆商量,希望婆婆理解独生子女家庭的难处,婆婆也表示理解。

  当晚,付女士就决定,带着父母、女儿,旅行过年,去重庆。“我赶紧上网订机票,发现机票马上就要售罄了,最后捡了几张。”付女士高兴地说,大年三十早上,她就会带着父母、女儿飞往重庆,老公自己回宜川过年,“我觉得还蛮开心的,遇到这样的事情灵活处理,总有一种方式是大家都觉得可以接受的,也是让大家都感到舒适的。”

  90后小夫妻先回婆家再回娘家

  25岁的小影是90后,西安人,2018年6月结婚,老公也是90后,是铜川人。“按照传统,一般大年三十都回男方家,我们结婚前约定,大年三十、初一回铜川,与老公的家人团聚,初二以后回我家。”2月2日,小影说,因为今年是结婚后第一次过年,“要回去收红包,所以就在婆家多待一天。”

  42岁的李先生是宝鸡人,在西安工作定居多年,父母也经常在西安与他同住,但春节期间,父母还是喜欢回到宝鸡过年。“我媳妇是西安人,我们与丈母娘家住得也不远,平时走动也方便,一般情况下,都是媳妇跟我回宝鸡过年。”李先生2月2日说。

  30岁的赵女士是80后,西安蓝田人,2014年结婚,老公是西安人。“两边家人都很多,我们在结婚前就讲好,一家一年,今年在你家过年,明年就在我家过年。今年,该到我家去过年了。蓝田也近,开车一会儿就回去了。”赵女士2月2日说。

  80后来先生说,他的两个朋友,两家都是旅行过年,“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春节正好是一个带孩子出去玩的机会。”

  80后苗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自己的父母和老公的父母都在西安,“所以一般都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三口去婆婆吃年夜饭,吃完饭就回到自己家。”

  31岁的王女士2017年结婚,他和媳妇都是西安人,“我们过年分歧不大,两个人商量,都在一个城市,去我家和去丈母娘家都很方便。”

  华商网友:让双方老人来自己家

  包路费 包食宿

  2月2日,华商报记者在华商报官方微博发起“过年回谁家”话题后,有不少网友留言。

  网友@许你十七说:“今年刚结婚,都是在老公家过年。还好,距离自己家二十分钟车程。”

  网友@你猜我叫啥cc说:“结婚前就商量好了,一边过一年,免得争执多。”

  网友@李存良说:“让双方老人来自己家,包路费,包食宿。”

  社会学家:过年核心大于形式

  包容度体现社会进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谢雨锋说,从宏观上来说,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交通系统发生变化,高铁压缩了人们的生活距离,更方便大家,给大家的交往提供了便利,这从客观上保证了过年方式多元化选择,比如父母到儿女打工的地方过新年。从微观上来说,中国传统是去男方家过年,但随着观念的改变,慢慢有了包容度,过年的核心是欢乐、祥和、幸福,核心比形式更重要,如果只守着自己的观念,在二元思维下,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就会降低,所以家人要相互理解,如果小两口因为这件事吵架,老人也不会开心,大家过年都不开心;另外,过年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旅游过年,大家围绕过年欢乐幸福的核心,打破了传统刻板的思维模式,这是社会的进步。

  华商记者 任婷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过年 双方老人 独生子女

上一篇:长安通北客站、光华路等6家客服网点春节正常营业 下一篇:春节期间空气质量预计有良也有污染 请减少炮竹燃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