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铜川市扶贫交易会现场 冯雪峰/摄
昔日的“烂杆村”成了“水泥村”,再到“生态村”“旅游村”“智慧村”,2000年、2005年、2013年村民收入节节攀升,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20757元。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步一步成就了马咀村的传奇。
开着小面包车,带着自己种的老品种西红柿和广告牌,马咀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小军往来新区和村里,给自己的西红柿做宣传。
“开始也不好卖,销路打不开,没人知道,现在慢慢越来越受欢迎。”郑小军说,他坚持农家肥种植,吸引了很多回头客,产品销售到上海、北京等地。目前,他家的礼盒西红柿一盒售价150元,平均一个西红柿就能卖5块钱。
马咀村环境的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郑小军西红柿的销路,现在他已经有6个设施大棚,一年收入24万余元。
马咀村在铜川全市率先告别了土窑洞,住进了别墅式小洋楼,率先实现了劳动力转移,村民进入企业当工人,走上了集现代科技、网络营销、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设施,农业收入、园区打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房屋租赁收入、公司入股分红收入成为村民稳定的五大收入来源。
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一项项荣誉称号落在马咀村,马咀村人开始用互联网思维谋划未来,全村实时监控检测无死角,公众Wifi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已实际应用到马咀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