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原点周刊 > 正文

社区矫正人员的新生 咸阳男子在矫正期间考上大学

原点周刊 长江日报 2016-07-04 06:56:14

  >>现象特点

  矫正人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酒驾人数超半

  陕西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处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为过失犯罪、轻微犯罪和非暴力犯罪分子。相对于高墙内的监禁性刑罚,属于非监禁性刑罚的社区矫正最大的特点是,服刑人员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原有生活环境,有相对范围的生活自由。矫正途径除过个人自身努力外,司法部门、社会人士、家庭成员都会帮助其改过自新,从而达到最终重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社区矫正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服刑改造,矫正对象属于刑期在身,人在社会。相对于监所内的服刑人员,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当然前提是必须遵纪守法。

  户县司法局庞光镇司法所所长张顺荣说,尽管他们平时和社区矫正对象之间的交流来往都比较平和、随意,但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仍属于管教者与被管教者。

  在基层司法所任职多年的咸阳市秦都区司法局古渡司法所所长田涛,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独特的管教经验,他说,社区矫正对象大多都服从配合管教,偶尔也有个别的管教对象对司法所有抵触情绪,认为日常管理过于严格。田涛说,每个人思想都有波动这很正常,遇到这样的社区矫正对象,主要就得靠给其做思想工作,思想工作一旦通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田涛说他曾遇到过一个过失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此人经济条件比较好,也没有在监所里待过,所以对司法所的日常管理不怎么好好配合。连续做了几次思想工作后效果都不明显。为了挽救这个人,司法所最后派了一名在监所里待过的人去给其做工作。后者描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前者听完后思想认识即刻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秦都区司法局沣东司法所所长高伟飞在基层司法所工作多年,她说,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其实是很脆弱的。为了帮助这些人从思想上转变,日常工作中司法所去家访时她都不要求司法警车随行,就是担心邻居们对这些人有议论和看法。

  心理咨询师马茂银告诉华商报记者,从这几年她统计的数据看,社区矫正人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多数人员学历都在本科以下,高智商犯罪不多。马茂银说就她所接触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因为喝酒肇事、酒后驾驶的人数占一半以上。她谈话后发现,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心存侥幸,结果追悔莫及。

  马茂银还发现,这个人群中年龄越大的人愧疚感越强。她曾接触过一位50多岁、在国企任职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这个人和她谈话时始终低着头。“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疙瘩,让他们正确面对当下,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在马茂银的统计中,社区矫正对象人数比较多的还有故意伤害犯罪,但她在给这些人做过心理测试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些人的本质并不是很坏,故意伤害往往因为一时冲动。

  陕西省司法厅曾做过一次统计,我省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为0.07%,远远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社区 矫正 人员 蜕变

上一篇:西安“瘾君子”走向重生 女儿曾喊他“大坏蛋” 下一篇:HZ国际指尖商城号称第二个淘宝 谎称有10亿担保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