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浙江实施交通严管措施 醉酒驾驶一律处15天拘留
http://news.hsw.cn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2009-08-08 08:29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昨天,省公安厅紧急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条常态严管措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精神,部署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条常态严管措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辉忠出席会议并强调,对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一定要“严”字当头,坚持“零容忍”,依法严管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因酒后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总共死亡120人,受伤370人,其中全省36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中,有7起是酒后驾驶引发的。为严厉查处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延伸50天超速专项整治的效果,省公安厅决定从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条常态严管措施,保持路面严管严控态势。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将组织开展系列“蓝盾行动”,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逐项整治。

  王辉忠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交通事故,对普遍性的交通隐患进行根本性治理。要对交通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严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都要往处罚上限靠,下狠心进行治理。特别是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要天天查、夜夜查、处处查,一定要查到驾驶人“谈酒色变”。要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今后对公务车严重违法行为除严厉查处外,还要抄告当地党委政府办公室、纪检等相关部门。同时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文明执法、强化宣传、细化服务,坚持严格管理和文明执法两手抓,为全省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据了解,这次实施的5条常态严管措施为:

  一、依法从严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一年内有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在媒体上予以曝光;查获的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处罚后,一律抄送同级纪检监察部门。

  二、依法从严查处驾驶机动车超速50%以上违法行为。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速180公里以上、普通公路行驶时速135公里以上(杭州机场快速路时速150公里以上)、城市道路行驶时速105公里以上以及公路营运客车超速(普通道路超过该路段实际最高限速)50%以上的违法行为,由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在媒体公开曝光,依法一律予以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三、依法从严查处有多次交通违法行为未及时接受处理的机动车。机动车有5次(含)以上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当事人经告知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罚的,一经查获,一律予以扣留机动车,依法处罚后予以放行。

  四、建立对辖区客运企业车辆的定期巡检制度。市、县两级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对辖区客运企业所属营运客运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梳理,并上门督促其及时处理。落实重点安全监管运输企业公布制度,定期在媒体曝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客运企业,并会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整顿。

  五、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数据库。有超速行驶50%以上、5次(含)以上违法记录的机动车、公路营运客车超员20%以上、酒后驾驶、闯红灯、假牌套牌、非法改装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除依法进行处罚外,将机动车及驾驶人列入“重点监控车辆(驾驶人)”数据库进行重点监管。

  昨查处酒后驾车26起超速41起

  记者朱燕

  本报讯杭州交警对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整治,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昨天中午,交警组织开展午间酒后驾车整治行动。在12:00—13:30期间,全市10个交警大队共设检查点38处,查处酒后驾车5起。

  昨晚,交警部门又查处各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256起,其中酒后驾车21起,超速行驶41起,超载47起,涉及工程车交通违法行为35起,车辆非法改装17起,不按规定使用灯光74起,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避让21起。

  为配合开展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交警部门制作了以“酒后禁驾,平安是福”“控制车速,谨慎驾驶”为主题的宣传展架,发放到杭城各主要餐饮娱乐场所。交警希望,全市餐饮娱乐场所都能积极加入到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广泛倡导“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编辑:管彬礼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2009-08-08 08:29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