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我国甲流的发病趋势尽管略有回落,但仍处在一个波动的相持阶段,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的情况难以避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9日就当前甲流疫情形势接受采访时说。
最新预测
内地极有可能出现重症病例
截至8月7日,我国内地26个省份已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2264例,已治愈2122例,尚未报告有严重和死亡病例。但杨维中指出,随着甲流病例的增加,我国内地极有可能出现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
他同时强调:“即使在近期我国出现个别的重症或死亡病例,也不能就此认为甲流这个疾病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化。甲流是否变得非常严重需要从实验室和临床综合判断这个病毒的致死率和耐药性是否发生了明显的严重变异。”
杨维中介绍说,截至8月6日,全球共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6万余例,死亡病例1154人,病死率0.7%。在全球各国甲流确诊病例的病死率差异较大,平均范围为0.1%~0.9%。但是,由于许多轻症病例未予报告和统计,因此甲流实际病死率要更低,接近于季节性流感。
权威建议
市民积极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流的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75%的死亡病例具备以下因素,如孕妇、哮喘、慢性基础病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或缺陷、肥胖等,但也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既往健康的青壮年。
鉴于每年季节性流感都会发生流行和死亡,今年还可能面临与甲流双重流行的危险,杨维中建议“广大市民积极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并比以往稍微提前一些时间,从过去的10月份开始接种,提前到9月底以前完成接种,以减少季节性流感个体发病和重症、死亡病例。”
疫情统计
5个省区尚未报告甲流病例
目前,我国广东、北京、上海、福建和浙江5省市报告的甲流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尚有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未报告病例。
“根据历史上多次流感大流行的情况看,第一波以后往往会在后来的秋冬季甚至次年发生更为严重的第二波,其发病、重症和病死人数都更多。因此,对于甲流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杨维中指出,一定要抓紧利用这个有限的相持阶段,做好有关技术准备,如加强监测,抓紧疫苗的研制,做好人员培训和救治的药物及设施设备的准备等。
防控措施
流感监测点已覆盖所有地市
据了解,我国已对监测做了大幅度的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已分别增至441个和556个,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地市。我国还于7月22日在世界上最早开展了大规模的甲流疫苗临床实验,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都为我国防控疫情奠定了基础。
此外,杨维中还指出:“防控甲流,群防群控,尤其是社区、学校的防控非常重要,这样既可以减少感染暴发,又可以及早发现高危病例和重症倾向。”
为有效救治重症甲流病例,卫生部在防控早期就安排部署各地指定和完善重症甲流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做好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的相应准备,如ICU病房、呼吸机以及抢救药物等。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甲流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我国对所有高危病例及重症病例应集中收入三级甲等医院或定点医院进行积极救治,以提高病例的存活率。
新闻名词
甲流高危病例和重症病例
哪些人属于高危病例?哪些人是重症病例?
高危病例是指患甲流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的老年人;妊娠妇女。
另外,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的也属于高危病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重症病例是指患者合并肺炎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根据前期收集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病例统计发现,我国不到5%的病人出现了以轻症为主的程度不同的肺炎。
专家建议属于高危病例的甲流病人及那些即使不属于高危范畴的甲流病人如果出现持续2天的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都应及时主动到医院住院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