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看望受灾民众。
《联合报》质问:若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时,北京媒体派去的记者在央视网络做“美国总统应否下台”的民调,美国人会作何感想?
香港中评社评论:对台湾人来说,马英九好歹是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怎么轮到CNN记者如此张狂。
民众撰文批评:马英九要不要下台可由百姓公评,但国外媒体随便发表论调,似不太适宜。
“八八水灾”重创马英九的声望,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试图引领岛内的抗议声浪,引来广泛议论。19日的《联合报》质问说,CNN记者对马当局的表现有所品评,是一回事;但公然“向全世界数十亿网友”征询台湾地区领导人是否应该下台,却是另一回事,“试想:若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时,北京媒体派去的记者公然在中央电视台的网络上,做‘美国总统应否下台’的民调,美国人会作何感想?”
张狂 CNN称呼马英九“这个人”
CNN对这次台湾水灾的报道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其记者不仅在灾区连续做现场报道,而且还直接指责马当局救灾缓慢错失黄金72小时。16日下午,CNN就在其网站上询问全球网友,“台湾领导人是否该为救灾延宕而下台?”结果显示,在参与投票的1.4万多人中,高达82%的网友认为应该下台。
CNN长期以来对台湾新闻并没有太大兴趣,报道篇幅也很有限,此次大幅报道台湾水灾并不多见。香港中评社19日回顾说,上一次CNN较有分量的报道还是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引发两岸军事紧张,“但报道过程基本上谨守新闻专业,解读当时的两岸现况”。稍后一次则是倒扁运动,CNN也有若干报道,基本上也能谨守媒体本分。而此次CNN呈现出来的完全不像是一家国际媒体对某地区的灾难进行专业新闻报道,而是刻意引导当地舆论的报道方向。
18日马英九召开国际记者会,CNN的介入态度再次得到验证。《自由时报》报道称,CNN在第一时间就插播报道,主播一脸不屑,甚至用“THIS MAN”,也就是“这个人”来称呼马英九。香港中评社评论说,“对多数台湾人来说,马英九好歹是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怎么轮到CNN记者如此张狂”。有分析称,CNN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可能看不惯马当局的救灾方式,所以义愤填膺,“不过CNN可从未对陈水扁义愤填膺”;二是CNN记者可能出于个人因素,受台湾政客的影响,对马当局特别不满,趁机狠狠修理。
跟风 西方媒体掀起批马声浪
CNN抛出民调后,西方媒体一度掀起批马声浪。《华尔街日报》言论版18日刊出“马英九的卡特里娜时分”专文,直指马当局无防备的反应使台风灾情雪上加霜,“现在的问题在于民进党可否利用这股愤怒反马的民气,在他2012年任期结束前有所作为”。《日本经济新闻》则称,“马英九明确表示没有辞职下台的意思”。德通社以“台湾地区领导人拒绝为风灾反应辞职”为题报道称,这次救灾反应已对马英九的声望构成最大挑战。
马英九则在进行多方补救。19日,他搭乘直升机前往受灾最重的高雄县小林村勘灾。话还没说,就先率官员向幸存村民90度鞠躬,长达15秒之久。马英九还安抚灾民的情绪说,“我是来听各位的心声的”,并将一名妇人的陈情纸条放入胸前口袋。他同时向小林村村民致歉,表示自己来晚了。同一天,“中央社”报道称,马英九已致电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现阶段应以救灾和重建为重要工作,希望国民党18次全会延后举行,因此他直到10月才会接任党主席。
民调 59%民众认为马英九不应下台
台湾一位媒体人士说,马当局在此次救灾过程中确实让民众觉得慢且乱,马英九必须扛起责任。但是像CNN这样公然介入岛内政治,还是引起了舆论的普遍不满。一位杨姓民众19日在《联合报》撰文批评CNN秀过了头,“马英九要不要下台可由百姓公评,但国外媒体随便发表论调,似不太适宜”。《联合报》说,“无论CNN或任何外国媒体,都没有资格对马英九应否去职进行操作”。
香港中评社说,此次台风造成巨大伤害,超大豪雨绝对是一个主要原因,大家却把矛头全对准马英九,岛外媒体甚至公开出现要求他下台的声浪,“试问这难道没有干涉台湾政治之嫌吗?”还有分析说,“CNN搞灌票式、非一人一票的网络投票来说82%的人要马英九下台,真实性被极度扭曲,报道态度令人厌恶!”
“中央社”在报道CNN网络民调时,特别指出该结果并不符合科学化统计,无法计算重复投票等变量。不少民众质疑,就算得到82%的民众赞成马下台的数字,也是毫无可信度的“虚胖”反马民调,“试问CNN目的何在?”TVBS电视台最新民调显示,“八八水灾”后,16%的受访者对马英九施政表示满意;65%不满意。不过,59%的受访者认为马不应为救灾不力下台。
两岸情深:
网友发起 成立首支大陆对台“风灾”爱心基金
六卫视赈灾晚会筹资3.1亿元援助台胞(图)
灾后建设:
马英九今日回应救灾不力 死者慰金最高100万/人
大陆首批活动板房今启运赴台 明将运抵台湾
台湾盼大陆提供安置灾民组合屋 其他方面尚充裕
当局灾后重建以三年为限 预算上限为10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