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污水厂建设驶入快车道 3年后城市污水95%净化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09-09-01 08:5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每天,我们这座城市都会产生上百万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如何为它们找到一个好的出路呢?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生活污水引入其中进行净化。到2012年,西安市将力争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让渭河告别黑臭。

  近年成绩

  三年污水处理能力翻三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西安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就已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但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却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2006年以前,我市只有两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不足40%,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最终汇入了渭河。

  2006年以后,我市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7.6亿元,分别建成并投入运行西安市第三、第四、西南郊、临潼区、长安区、阎良区、高陵县及北郊泾渭组团8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4万吨。同时,还相继开工建设了第五、户县、周至县、蓝田县、国际港务区5座污水处理厂,北石桥和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灞桥污水处理厂目前也已启动了前期筹建工作。

  为了让生活污水能够顺畅流入处理厂,从2006年至今,我市还相继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全市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截污管网737.72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到1054.83公里,为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满负荷运行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91万吨,与2006年相比翻了三倍。

  细节表现

  大学13万师生生活污水得到处理

  在抓污水处理厂大建设的同时,一些细节问题也得到了点对点的突破。

  细节问题一:西安高等院校众多,其中不少距离市区相对较远,因此排水管网还未与城市对接。

  针对这一情况,西安市明确要求此类学校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对中水进行回用。据了解,目前21所应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大学中,已经有10所完成了处理厂建设工程,污水处理能力2.83万吨/日,年削减COD2300余吨,13万师生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和部分回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校区,经过处理的中水全部用于学校的绿化灌溉、道路喷洒和冲厕,污水治理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河流,更节省了学校的开支。

  细节问题二: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餐饮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食用油脂等污染物,因为超标倍数太高,使得污水厂难以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要求市区范围内30座以上的餐饮单位,必须建设安装污水治理设施。到2008年底,有一半以上的餐饮单位完成了污水治理,目前全市已完成1249家,正在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已达到设计标准。

  前景展望

  2012年 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95%

  伴随着我市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西安市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去年,渭河出境断面COD的浓度比2005年下降了37%。为了让渭河西安段消灭黑臭,重现清澈,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渭河城市段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决定在2012年底,封堵设置在■河、漕运明渠、幸福渠及618渠沿岸除污水处理厂以外的污水排放口,将沿线生活污水全部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

  我市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加快北石桥、邓家村、第三、第四、第五、六村堡、新筑、草滩、灞桥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确保在2012年前,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对处理后的污水,我市还计划利用渭河现有河滩条件,并请芦苇等天然植物“帮忙”,充分发挥湿地的净化作用,进一步降低水中COD的含量。记者张瑾 实习生阴召霞

 
 编辑:朱羽喆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