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前,考生相互关心鼓励,整理仪容
一名考生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层层把关
提早谋划事业“接班人”,使用青年干部不“延时误点”
碑林区公选20名“科官”
如何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避免使用年轻干部时“延时误点”,是西安市碑林区组织部门近年来常常思考的问题。该区近期拿出了20个科级职位,从199名符合条件的年轻公务员、教师中公开选拔20名科级干部。昨日,其中的62名佼佼者参加了面试。
新闻回放:温家宝致新华社亲笔信 更正发言错误并致歉(图)
温家宝:应改革办学体制和教学内容(组图)
-考生多为80后
此前,199名符合条件者已经过了笔试。笔试试卷交由西安市考试中心专人命题、专人监管,并挑选了部分碑林区中层领导和非区属中学教师组成阅卷团,最后集中商讨,确定了其中的62名考生参加昨日的面试。内容除包含常规的政治、经济、文化、碑林区区情等内容,还加入了实际工作中可能需要处理的各种疑难问题。
参加面试的62名考生多为80后,均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中,30名是来自碑林区街办、人事、民政等基层单位的公务员,32名是来自该区各学校的青年教师。8名具硕士学位,十余名在职攻读研究生,其余均为本科学历。面试中,碑林区纪委监督员与区部分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全程监督。
-首次拿出20个科级职位
“碑林区现在有48个科级空缺职位,这次拿出20个科级领导职位给年轻人去竞聘,是碑林首次;涉及区政府多个单位和部门,全部给学历较高、年龄较轻、思维超前、潜力较大、表现突出的年轻人。”碑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崔振昭表示,这么做,也是为了改善干部人才结构,在比较和竞争中选贤任能,增添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
崔振昭说,这次公选科级干部,是为了避免使用青年干部“延时误点”,错过最佳使用期,保证及时用人,让优秀人才及时上岗,给他们早压担子早成材,将出任基层单位的副科长或者副所长,重点培养和锻炼,提早谋划碑林区的“接班人”。
-考生表现“风格”各异
昨日进行的面试测评,主要包括考生的气质、口才、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及个性特征,测试考生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为进行试题保密,62名考生的手机全部上交,提前被隔离到一间会议室,面试时才进入考场,考完立即离开。每个考生回答3道问题,只有12分钟时间,现场打分。
严肃的氛围使一些考生比较紧张,临进考场前还在翻看“面试技巧”类书籍,回答问题“磕磕碰碰”,语言表述也比较乱;有的比较紧张,低头自言自语,很少抬头看考官;有的青年教师还保留着讲课“风格”,回答问题时前俯后仰,像是面对着自己的学生。
也有一些考生表现稳健,思路清晰、回答简洁、深刻,表现自信。
这次公开选拔,笔试只占总成绩的40%,面试占60%。面试过关的30名候选人,再经过差额考察、差额表决两关,结合区委委员和区纪委委员的打分,最终将获任命20名,最后,再经过公示关和试用关,才能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