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忧心忡忡地表示,近日天气突变可能使流感高峰提前来临,病例数急剧增多必然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数增加,而“现在全国报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数,我根本不信!”(11月19日《广州日报》)
甲流全球暴发以后,由于政府在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地告知疫情状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预防、控制和引导工作,国人的情绪很快得到稳定。与几年前 “非典”疫情初期因为有关部门工作方略失误而造成的全民恐惧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狭隘错误的政绩观念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为了说明一地甲流防控做得好,不得不警惕个别地区对甲流死亡病例隐瞒不报。可不是,有说法就认为至今北美地区报告的甲流死亡病例远多于我国,说明中国人对甲流更有抵抗力。对此,钟南山先生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太早。”
防控甲流肆虐首先要靠科学说话。就在国人对甲流之危害普遍感到乐观之时,中国工程院有关专家却作出了这样一个预测:高峰时我国将有1.3亿-2.6亿人感染甲流,其中8000万到1.7亿人会出现症状,占感染者的2/3;将有800万到1700万甲流患者需要住院,占出现症状者的10%左右。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甲流会削减我国GDP的0.5%。这样的数据预测,足以说明我国甲流疫情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戒除松懈麻痹,全力加强防控,仍是当务之急。
做好甲流防控工作的前提是快捷、全面、准确地掌握疫情信息,这样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参数。同时还要客观透明地发布、报道疫情,让老百姓掌握真实情况,这不但有利于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化解群众的恐疫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钟南山的“根本不信”无疑是一记警钟,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卢荻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