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湖北首名校长推荐北大生网上公示 女孩来自农村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2009-11-20 11: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本报讯(记者黄征)初中时在湖北省“身边的科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未参加中考直接被武汉二中网招,高中阶段获“市三好学生”称号……昨日,我省首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学生宋轶凡在武汉二中公示后,引起全校师生热议。

  ●校方婉拒采访

  记者昨日在该校看到,校园最醒目的地方贴出一张公示:“经学校研究,鉴于高三(6)班学生宋轶凡同学的杰出表现和出类拔萃的学业成绩,决定该同学为我校2010届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实名推荐人选。”

  虽然校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但通过师生和家长,记者了解到这个来自黄陂区农村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善于学习、谦逊朴实的学生。

  ●同学:她经常考年级第一

  记者在校园里碰到高三(2)班一男生,问他是否知道宋轶凡。这名叫张满的男孩说:“听说过啊,她很厉害的,经常考年级第一。”

  和宋轶凡同班的男生谢翱说:“她成绩很好。平时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去问她,她都很乐意讲解。祝愿她能顺利考上北大!”

  另一名和宋轶凡同寝室的女生说,宋轶凡才16岁,但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平时学习、生活都很有规律,晚上10时多就睡觉了。

  ●班主任:她不是死读书的孩子

  宋轶凡的班主任刘友平告诉记者,宋轶凡各科成绩都很均衡,没有“跛腿”学科。她高一年级有段时间成绩下滑了,那时很多同学都不敢问老师,她却主动找到各科老师谈自己的问题,找到方法后,进步就很快了。

  刘友平说,宋轶凡没有走竞赛的路子,学习很扎实,而且一开始就把北大当作自己的目标。

  今年暑假,宋轶凡和学校另3名学生入选“安生中国创新英才训练营”,本来有机会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直接对话、交流,后因甲流训练营活动取消。不过,宋轶凡告诉老师,她一点也不遗憾,还笑着说自己可以在暑假安排好学习,准备高三联考。

  刘友平说:“宋轶凡不是死读书的孩子,她的综合素质很全面。有一次班会以‘厕所文化’为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她大胆走上讲台,思路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母亲:陪她玩的时间比学习多

  宋轶凡的父母都在黄陂区农村一所初中教书。她的母亲昨日在电话中说,虽然自己教数学,但很少主动辅导女儿,也从不送她去培优,就是希望培养她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位母亲说:“女儿读小学二三年级时,她有问题可以问我,但我不检查作业。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只签上自己的名字,检查作业的任务让她自己完成。”

  这位母亲还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到大,自己和丈夫陪她玩的时间比学习多,比如打扑克、下五子棋,给她念儿歌、读唐诗,但从不强迫她学习。

  校长实名推荐本质是改良

  全国39所中学获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消息一出,舆论沸腾。质疑压倒赞同,几天前,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认为这一做法肯定失败。但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推荐学生已经产生,理性与现实之间遭遇矛盾。对此,我们怎么看?

  嘉宾   徐学俊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靳岳滨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担忧是否合理

  肖擎:有人担忧北大的做法会搞乱国家的高考招生制度,这种担忧合理吗?

  靳岳滨:我觉得不合理。即使不搞实名推荐,也还有自主招生,高考每年还要举行。第一次推荐的学生的素质、水平可能还靠得住,就像第一批院士评选,大家都觉得有分量,但以后的情况就难说了。当然,这种推荐与美国不一样,美国是把推荐名额给那些门槛很高的少数族群,他们的通道少得多。

  徐学俊:数量上比较少,大家都看着呢,这样的担忧没必要。况且,也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充其量这是对于目前考试制度的一次微调。

  ●公平问题

  肖擎:只选39所中学是否体现不公平?

  靳岳滨:北大这么考虑,我想很可能是对这些学校保送的学生建立起来的信赖。它有自主权,完全可以选择把推荐权交给哪些学校。1所也好,39所也好,对北大而言,这是让优质生源“为我所有”的一种选拔方式。

  徐学俊:北大这一行动主要是试探性的,是一个信号,说明目前的高考制度需要改革了。39所不公平,那多少所才公平?一件事情付诸实施,总会有局限性。所谓公平不公平,在数字上细究起来只能是无解,钻了牛角尖。

  ●校长的风险

  肖擎:校长一权独大是否天然隐含着危险?

  靳岳滨: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校长实名推荐的本质是改良而不是革命,革命就是取消高考,改良就是有限度地调整。“文革”时期也搞推荐上大学,但那是把专业化的、需要专门知识经验的文化权力草率地交给了“群众”,而“群众推荐”很快变为“领导推荐”,随意性的“自由裁量权”极大。现在校长实名推荐是北大对中学校长有一个基本信任,请仔细掂量实名的分量,一个人的决定权被加上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他肯定会权衡,一有闪失,就搞砸了。考虑到这一点,对校长一人推荐大可不必那么担忧,但让更多人有推荐权,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信任的断裂

  肖擎:对现状不满,对改变也不满,当人们习惯性地对一个事情表示“反对”时,是否说明信任已经断裂,这是一个特殊问题吗?

  靳岳滨:当下社会,权钱交易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利益勾连不断刺激着人们。以前我们讲“从前门进来的不一定都是好人,从后门进来的也不一定都是坏人”,现在情况变了,人们可能对前门、后门进的都会有怀疑,这是长期造成的一种信任困境,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总之迈出步子就感觉不对。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让他们承受改革的代价。

  徐学俊:这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这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人们并不怀有恶意,但这种对立显示了信任作为社会基础资源的不可或缺性。

 
 编辑:梁铮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网友质疑推荐上北大第一人 成绩太好何必用推荐   09-11-19 14:08
·江苏首名“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学生产生   09-11-19 09:40
·江苏首名由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学生产生   09-11-19 07:59
·北大回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择校标准质疑   09-11-17 14:5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