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八大教育难题
1高校录取方式拟分为五类
条文摘录“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高校多元录取机制包含“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等五类方式。
背景高考改革多年来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北大等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尝试,引发了强烈关注和争议。
点评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面向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教育体系将力争不遗漏任何有成才期望和有才华的学习者。
2破解城乡学前“入园难”
条文摘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背景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
点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贺乐凡: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了加快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决心,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是难点,必须从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理念和强化教学力量两方面来改善现状。
3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
条文摘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背景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同时,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都导致了择校现象加剧。
点评浙江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校长叶莎:相关措施很有针对性,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名校为弱校培训教师,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平民化、普及化,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4外来工子女享“同城待遇”
条文摘录“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背景根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3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如何才能享受到“同城待遇”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点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但要落实好这些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同时,应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高水平的民工子弟学校。
5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条文摘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背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十分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
点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减负”关键要对学生的负担正确理解。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