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场:梦开始的地方
乐居场,曾经是一个传奇,如今是一块平地。这块被拆迁后的平地上很快将会有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取代那些挨挨挤挤的民房,也取代了乐居场曾经的熙熙攘攘和万千繁华。
乐居场在交大的西边,早些时候和东关南街连成一片,小商小贩很多,整天像赶集一般,后来虽然被咸宁路分开了,但是依然很热闹。和南郊的许多城中村以大学生为主不同,这里租住的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这里离城很近,出入都很方便,许多人把来西安创业的居住地选择在了这里,这里也就成为了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街上全是简易的砖混小楼房,一户挨一户,一间套一间,一层压一层,全部向外出租。村子里的耕地被城市占完了,村民只剩下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房子。农民不懂房建规划,不懂采光设计,只是使劲地盖房子,房屋盖得越来越乱,往往是几十家共用一个二尺宽的走道,走在其中,两臂几乎挨墙。房多,人就多,街上住的大多是农村进城打工的,小商小贩操着南腔北调,露出城里人无法明白的喜气洋洋,挤满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住满了这里的阁阁楼楼。
这里的房租很便宜,十几平米、铺着地砖的一间民房,里面有桌、有床、有凳子,一个月才百十块钱。后来逐渐发展到有套间,有卫生间,房租也相应的高了起来,但是和单元房比起来还是要便宜很多,所以这里的房子从来不愁租。租住在乐居场的小屋里,虽窄小、杂乱、拥挤,日子倒也过得踏实,过得有人气。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所以还残存着邻里之间的温馨。下午的巷子里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在聊天,生活似乎很是安逸。
乐居场的夏天,因为村口路边的几棵大树而颇有诗意,尤其是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树阴洒了下来,感觉像是到了乡间。到了晚上,这窄窄的街道就显得尤其热闹,大家都离开闷热的房子,拥到了街上,灯火辉煌,叫声鼎沸,文人骚客,市井走卒,或在烤肉摊上山吃海喝,或在路边摇扇散步,也有那有兴致的直接就在路边吼起了秦腔。偶尔街上会有三两个衣着时尚,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走过,总是会带来身后一连串的目光和尖叫,目光里渗透的是企盼而尖叫里隐含着落寞,他们知道城市的夜生活即将上演,而自己不过是一些看客。
冬天这里的日子不太好过,因为电线老化,不能承受太大的负荷,想用电褥子取暖基本是奢望。用电紧张时只灯丝红一圈,照明都困难。因此许多人采用大炉子安烟囱取暖。大炉子有它的好处,可使用不当也时有悲剧发生,每年冬天,都会有些人一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
乐居场比较有特点的是它的小吃。最让人难忘的是乐居场口的河南胡辣汤,早上来一碗,再要几个包子,连中午饭都省了。还有伊永楼的羊肉泡馍和吴三的肉夹馍,像乐居场的晚上一样美味实在。
白天,这里的人在城里穿行,高楼大厦,商品琳琅,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想。晚上,他们不得不回到这里,感受8平方米的空间和一颗灯泡的光亮。
一座城市,两个世界,第二世界往往粉碎了第一世界的梦想。
瓦胡同:奋斗在村庄
“瓦胡同,瓦胡同,一块一位,一块一位。”
每天晚上10点一过,数十辆电动三轮像是从地底下突然冒了出来,蜂拥到陕西师范大学的门口,招呼着三三两两下自习的学生。其实严格的说来,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生,他们有的毕业后,留在西安继续考研的梦想,有的是工作几年后,厌倦了当下的状态,辞掉工作到西安选择考研这条道路来改换门庭。
他们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寄居在西安南郊的瓦胡同村。瓦胡同坐落在著名的陕西师范大学旁边,这里本来并不繁华,但是因着这个高等学府,也一下子火了起来。每天都有夹着书本进进出出的年轻学生,村里的民房也适应着学生的要求,很多都拉了网线,考研的学生对于各种信息的要求显然要高很多。虽然这里的网线都是楼上楼下七八家共用,网速慢的像蜗牛,但总好过没有。
初到瓦胡同,很多人都不习惯这里的环境,尤其是下雨天,满街流淌着污水,难以行走。但是对于从四面八方前来求学的人来说,这些恶劣环境带来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安慰自己的话语是:低俗的人总是看着眼前,有梦想的人看着的始终是远方。
徐源在瓦胡同村里租住了两年的时间,去年,他以一个十分不理想的分数被调剂到了兰州的一所大学。尽管相比于坚守了多年仍然一无所获的人来说,徐源的结果已经很好,但他却觉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因为他离西安越来越远。今年,徐源的弟弟也要考研,他不知道弟弟的结果会不会更好一些,但是他希望弟弟继续住在瓦胡同,继续每天去师大的教室上自习,每天在这个大的村庄里感受最底层的生活,然后树立最远大的志向。
瓦胡同和许多城中村一样,充斥着杂乱、躁动和喧嚣,不同的是这里曾经走过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尽管研究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困境,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跨进这个门槛的人来说,总是抱着憧憬。有一些人在这里实现了梦想,最终离开这里,开启了新的生活;有些人却在这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继续着自己的梦想。
村口牌楼上“瓦胡同村”四个大字并不鲜亮,然而许多人还是信心百倍地走进这里,在他们的心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子,这是他们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地方。
下一页:边家村:大学失乐园 沙井村:与高新区一起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