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
“择校风”不刹公众难满意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发布并揭晓‘200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以后,教育界对‘西安在接受调查的30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很不服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石英指出,这个调查结果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因为调查结果说的不是教学质量,仅仅表明公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程度。
取消重点中学一视同仁
石英建议,教育资源均衡化,最主要的应是取消重点中学的评比。但是,重点中学不提了,示范化中学、标准化中学又出现了,这只不过是把猫叫成咪。
石英毫不客气地批驳道,实际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本就没有下决心来改善目前这种畸型的教育状况,根本也不希望教育资源均衡化,从内心里是反对的。因为他们也有子女,他们处在“权势”的位置上,其子女就要享受最好的教育;当别人有求于他的时候,他可以批条子,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紧紧攥在自己的手中供自己支配,要不然,教育腐败从哪里滋生?
从这几年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言行不一致的态度上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资源”喊了十几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所谓的“均衡教育资源”,只是在某个方案或文件里说了一句“要加大普通中学投入”,说得不痛不痒,一点儿动真格的勇气也没有。
“择校风”不刹,公众难满意。这是石英最深切的体会。他指出,要想教育资源均衡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采取釜底抽薪的做法来实现。只要下了决心来解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强烈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停止对名气较大的中学的投入,要停止“高考状元”的宣传;同时,切实加大农村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投入,不但要完善硬件设施,还要将教师岗位打乱,将名牌中学的教师最少抽取一半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的教师对调,同时提高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老师的待遇。只有采取这些带有“革命色彩”的举措,教育资源才会得到均衡发展,“择校风”才会刹住,公众对教育才会满意。 文/本报记者 薛昆 毛蜜娜 实习生 雷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