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电费并不菲
镇府居间赚差价
每度0.083元的优惠移民电价,似乎成为导致石角镇17年电荒的核心。然而,在石角镇居民的电费缴费单上,其实际缴纳的电价却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据南方农村报记者多方了解,目前石角镇均由各村自定标准收取电费,多则每度1.2元,少则每度0.4元,而南方电网在粤西地区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为每度0.63元。换言之,所谓0.083元的优惠电价在石角镇早已成为一个伪命题。
在石角镇居民每度电的电费构成中,除0.083元以移民优惠电价的名义被转交给廉江市供电局外,石角供电所成为其中另一个“吸金主角”。
与廉江市其他20个镇街供电所截然不同的是,石角供电所与廉江市供电局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石角镇政府是其唯一的上级主管部门。
目前,石角供电所按照每度0.42元的标准向各村收取电费。这其中除了用以负担供电所29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外,结余部分则全部成为石角镇政府的“囊中之物”。
据石角镇政府一位退休干部向记者透露,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石角供电所每年至少可以向镇政府贡献利润200-300万元。
而在0.42元之外,各村用电管理人员的工资、从变电站至农户间产生的供电损耗等,种种负担将石角镇居民电价的“气球”越吹越大。
虽然石角供电所在每度0.083元优惠电价之外收取数倍的高额附加费用,但长期以来电网的维护改造却投入寥寥。
在此情况下,石角镇电网的维护目前只能由财力更加贫瘠的村一级自行负责。
几年前,石角镇某村变压器被盗,连续停电几日。万般无奈之下,村委会卖掉了两间公有用房和一台手扶拖拉机,才换回一台新变压器恢复正常供电。而这一费用,最终还是要平摊到每个村民头上,成为其实缴电费的一部分。
并网谈判屡搁浅
镇府被指太贪心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畸形,特别是石角镇政府直接参与电力经营,导致6万移民电价遭遇“被优惠”的同时,市供电局的限电措施也让地方经济发展被扼住“咽喉”整整17年。
日复一日的电荒,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石角镇居民不愿再纠结于所谓的优惠电价,而是强烈地希望能够并入南方电网,以求尽快享受同网后带来的优质服务。“只要不停电,什么都好说。”一位村民对南方农村报记者说。
其实,廉江市供电局收编石角镇电网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1999年12月,廉江市政府就已经决定将石角供电所移交廉江市供电局接管。然而,石角镇政府提出供电所移交后由廉江市供电局每年补贴镇里300万元的条件,令后者无法接受。
与此同时,双方的谈判也多次因当地民众的冲击而中断,并最终升级为百人冲击廉江市供电局、并试图挟持领导的恶性事件。廉江市供电局认为,一系列事件背后,均有石角镇部分村干部的影子。廉江市政府随之决定石角供电所移交工作暂停。
此后,随着石角镇电力供应状况的持续紧张,在廉江市政府的协调和直接参与下,廉江市供电局与石角镇政府有关供电所接管事宜的讨价还价一直在断续进行,目前已进入最为艰难的收官阶段,但双方分歧依然明显。
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为了弥补供电所移交后的损失,每年将由湛江市财政负责补贴石角镇政府300万元。
不过,由于认为年补300万的数额仅着眼于目前1700万度的年用电量,并没有考虑到此后的增加额度,所以,石角镇政府对于这块“蛋糕”并不领情。此外,石角镇政府的另一个担忧是,这笔钱并没有长效机制保障,“2、3年之内可能会按期付给,但一旦财政有困难,则有可能泡汤”。
同时,双方争执的另一焦点是,廉江市供电局坚持只接收石角供电所的全部固定资产,其工作人员则全部由石角镇政府负责分流安置。石角供电所所长罗明兴认为,如果一个都不接收,“绝对不能理解”。
对于石角镇的强硬回应,一位长期参与谈判的廉江市供电局负责人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眼中,石角镇政府置6万多居民的整体利益于不顾,只局限于“小团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是收编谈判屡屡搁浅的根本症结所在,“石角供电所每度电的供电成本不超过0.2元,这部分利润谁也不愿意让出去”。
编后按:
在特定历史时期,有关部门通常以优惠供电价格的方式,来弥补水库移民对国家和地方水利建设作出的贡献。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供电成本的不断提高,超低移民优惠电价逐渐背离市场准则,一方面迫使电网逐渐通过限量供电等方式减少损失,而另一方面,断续不稳的“抽风电”、“低压电”也被移民们视为政府对历史承诺的一种公然撕毁。在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与移民供电优惠政策之间,平衡正在被打破。
居于廉江市东北一隅的石角镇,便是一个电力上的“独立王国”,同时也是洞窥目前移民供电利益纠葛等体制难题的典型案例。(来源:南方农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