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怎么支援?
嘉宾:现在已经想请十个比较发达的省份,有能力的省份,要对口来支援西南,特别是重旱这几个省。
记者:但是我们不太了解,比如说地震时候的支援,你可以建灾后的工程,可以给资金的援助,这种抗旱支援是指什么?
嘉宾:我们目前主要还是从水利的角度来说的,你比如说我们想请上海、江苏、浙江这些省份能够跟云南采取对口的帮扶支持,看看云南需要什么样的抗旱的物资,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比如说包括抗旱的设备,打井的技术,包括钻井的一些设备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资支持。这些也是措施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优越性所在。
经过各方努力,目前西南地区1893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其中利用水库供水解决345万人,通过拉水送水解决497万人,通过实施应急调水解决210万人,通过打井开采地下水解决94万人,通过人背畜驮、寻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决746万人。
记者: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不得不大量去开采地下水,\这是不得不做的,因为这是要救命的水,不过也有人担心说,如果说这样的话,会不会造成地下水超量的开采呢?
嘉宾:应急的水源取地下水,为了保证人饮安全,或者加人畜的饮水安全,这些水量我想还不至于导致像您所说的地下水超量开采,因为它毕竟是人饮这一块儿。
记者:从您的专业角度来说,这些水量是不足以造成太大威胁的,是吗?
嘉宾:至少目前还不至于,不会像我们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那是因为取上来要进行灌溉,工业用水等等,大量的用水。保证现在的人饮安全,现在解困也就两千多万人口,他的饮水量还不至于。
嘉宾:因旱人饮困难的人口合计,\这里边区分了城镇,学校、农村,这里边特别分出了山区和半山区。
记者:为什么呢?
嘉宾:因为在西南地区,高山是比较多的,\解决他的困难更为困难。
记者:所以从里面可以看得到,最集中的还是在山区。
嘉宾:你看山区有974万。
记者:900多万,明显要比其他几个区要高。
记者:因此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就采取了临时解决饮水困难人口,采取了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拉送水,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
水库供水主要是解决哪部分人?
嘉宾:在水库周边这些人口。
记者:能够有水的输送条件。
嘉宾:有一定的条件。另外在相对不太远的地方,他可以从水库里拉水。
记者:山区半山区怎么办?
嘉宾:就要送水,集中送水,现在一天送两次水,三次水,老百姓在送水车这个地方再取水,所以这个就要应急地送水。再就是还有更远的地方,有水源条件,还要打井,这个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 水资源富裕地区出现大旱,原因究竟是什么?
记者:今年出现这样的干旱也比较严重,这是为什么?
嘉宾:它和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北方低温是有关系的。
● 南北同旱的局面会不会发生,将给抗旱救灾带来怎样的挑战?
记者:最大的挑战会在什么地方?
嘉宾:当然对国家来说是最不希望出现的,但是它出现了,就要采取措施
记者:你这个信息是从哪儿来呢?
工作人员:主要让各省防办统计结果来。
记者:他们通过什么系统传输给你?
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是有,现在是启动二级响应,基本上是两天一报,甚至是这样,一有什么新情况,要随时上报数据。
记者:所以我看,比如看上面人口数字的时候,还是挺具体的,小数点后面都有,所以这个能够准确吗?
嘉宾:这一些必须得配制起来,水库工程,要闭合,否则就出现了有一些人没水喝了,完不成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喝上水。
记者:您说闭合是什么意思?
嘉宾:这些措施要和这些困难的数吻合上。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你得把它临时要解决好。
记者:但是这怎么追踪?这都是大数字,一上来几百万人,如果你发现数字不对了,您找谁呢?
嘉宾:报上来的都是逐级上报,有一个清单。
县到市,市到省,每一级发现数据有前后闭合的,都会来分析,去查找原因,加以解决。
已经是深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值班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为抗旱救灾忙碌着, 因为大旱持续时间与强度都超过人们的想象,西南旱情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大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