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师倡导的微笑课堂
房玫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
中安在线9月7日讯(记者:岳茜茜)又是九月,十年寒窗苦读后的莘莘学子踏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一切都是新鲜的,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明天的向往成为大一新生的独特符号。再过四年,到了离别时分,你若是问他,还记得第一次上思政课的情景吗?不知道他的思绪是停留在对第一排漂亮女生的惦念,还是乌泱泱满屋子的人头。这就是留在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心中的场景,它连同校园里的梧桐树、足球场还有北门外的美味大排挡,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对于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来说,对人生第一次的思考,也许就在第一节思政课上。有一位永远面带微笑的老太太,带领着他们走近了神圣却又亲切的马克思、恩格斯身边,去探寻那些伟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些书本上深奥晦涩的理论术语,通过她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解,发人深省,欲罢不能。
在安徽师范大学这所以严谨校风著称的省内知名高校里,穿梭于校园间的大都是衣着朴素、行色匆匆的准老师们。他们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立誓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对知识贪婪的索取,似乎永没有尽头。而说起他们心目中的老师形象,会得到不约而同的回答——房玫。一个被学生称为“房妈妈”的思政课老师,一个代课三十年依然坚守信仰的“马列老太”。在安师大,提起房玫,学生们脸上会浮起不自觉的笑容,“哦,房妈妈啊!”
一个微笑让课堂充满激情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大学公共课程,也许是高校逃课榜单上的前几名。通常是一个衣着和表情同样古板的老者,立于讲台中央,台上自言自语,台下昏昏欲睡。可上房玫老师的课,四十五分钟只是弹指一挥间。想知道是什么秘诀吗?那就去听一堂安师大人气最高的思政课吧。房玫老师,60岁、微胖。有同事这样评价:房老师就像你早晨下楼遇见的晨练回来的邻居大妈,一直保有副热心肠。上课铃一响,她快步走进教室。环顾四周,将每位学生尽收眼底。“这样做,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都在我的注意范围以内。”然后开始微笑,那明亮如初升太阳般的笑容瞬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2007级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彭雪梅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花甲之年的老教师拥有这么阳光的教态,她上房老师的课很兴奋,不但认真听记,还随着房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不断思考,甚至把国际时事政治联系到一起分析,的确饶有兴趣。
“我和你们有三层关系,第一层是朋友关系,第二层是师生关系,第三层是母子关系。”这是房玫老师在给每个班上第一节课说的话,她也是这么做的。手机号码、住宅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就写在黑板上,为了学生,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搬家几次从不换电话号码,为的就是学生随时可以找到她。
去年11月,房老师在冰天雪地里不小心跌倒扭上了胳膊,她硬撑着还是把下午的课给上了,回到家里才发现,胳膊已经肿胀得像馒头一样大。没有请一节课的假,走上讲台她把绷带解下,依旧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走出教室又把绷带系上。同学们深深地被被这位执着于七尺讲坛的“马列老太”的热情所打动。
刚刚听完房玫老师第一节思政课的大二学生刘杰这样说:“第一次见到肢体语言和表情这么丰富的老师,她还会穿插一些恼人寻味的小故事于课堂间,听起来一起都不枯燥!而且房老师特别亲切和蔼,不像其他老师那么严肃,她对工作的热爱让我觉得很感动!”
思政课变成“心灵花园”
“房老师是一个很特别的思政课老师,她的课最特别最吸引人的便是那贯穿课堂始终的欢声笑语,而不像大多数思政课老师那样的说教和呆板。”09级政治学专业学生陈昊骏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房老师。
上过房老师课的人都知道,每次课前她都会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恰到好处的引入今天的课程。有一次,房老师说到“今天我穿了条新裤子,但是你们看看这个裤子却是男士的。是啊,现在我老了,腿都穿不上好看的苗条裤子了,就算是想穿也穿不上啊,这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啊!”而到了课中的讲授,她的课就更加精彩了。房老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使理论更加富有生气,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比如她讲到“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就举例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还扎了两个大辫子,站在那里就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可是现在老了,只能剪个短发,模样也没有以后好看了。同学们爆笑满堂,也深深记住了这条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