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网媒联动
中安在线:信仰点燃希望之灯 记教师房玫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安在线  2010-09-07 16:1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房老师倡导的微笑课堂

房玫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

  中安在线9月7日讯(记者:岳茜茜)又是九月,十年寒窗苦读后的莘莘学子踏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一切都是新鲜的,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明天的向往成为大一新生的独特符号。再过四年,到了离别时分,你若是问他,还记得第一次上思政课的情景吗?不知道他的思绪是停留在对第一排漂亮女生的惦念,还是乌泱泱满屋子的人头。这就是留在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心中的场景,它连同校园里的梧桐树、足球场还有北门外的美味大排挡,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对于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来说,对人生第一次的思考,也许就在第一节思政课上。有一位永远面带微笑的老太太,带领着他们走近了神圣却又亲切的马克思、恩格斯身边,去探寻那些伟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些书本上深奥晦涩的理论术语,通过她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解,发人深省,欲罢不能。

  在安徽师范大学这所以严谨校风著称的省内知名高校里,穿梭于校园间的大都是衣着朴素、行色匆匆的准老师们。他们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立誓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对知识贪婪的索取,似乎永没有尽头。而说起他们心目中的老师形象,会得到不约而同的回答——房玫。一个被学生称为“房妈妈”的思政课老师,一个代课三十年依然坚守信仰的“马列老太”。在安师大,提起房玫,学生们脸上会浮起不自觉的笑容,“哦,房妈妈啊!”

  一个微笑让课堂充满激情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大学公共课程,也许是高校逃课榜单上的前几名。通常是一个衣着和表情同样古板的老者,立于讲台中央,台上自言自语,台下昏昏欲睡。可上房玫老师的课,四十五分钟只是弹指一挥间。想知道是什么秘诀吗?那就去听一堂安师大人气最高的思政课吧。房玫老师,60岁、微胖。有同事这样评价:房老师就像你早晨下楼遇见的晨练回来的邻居大妈,一直保有副热心肠。上课铃一响,她快步走进教室。环顾四周,将每位学生尽收眼底。“这样做,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都在我的注意范围以内。”然后开始微笑,那明亮如初升太阳般的笑容瞬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2007级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彭雪梅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花甲之年的老教师拥有这么阳光的教态,她上房老师的课很兴奋,不但认真听记,还随着房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不断思考,甚至把国际时事政治联系到一起分析,的确饶有兴趣。

  “我和你们有三层关系,第一层是朋友关系,第二层是师生关系,第三层是母子关系。”这是房玫老师在给每个班上第一节课说的话,她也是这么做的。手机号码、住宅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就写在黑板上,为了学生,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搬家几次从不换电话号码,为的就是学生随时可以找到她。

  去年11月,房老师在冰天雪地里不小心跌倒扭上了胳膊,她硬撑着还是把下午的课给上了,回到家里才发现,胳膊已经肿胀得像馒头一样大。没有请一节课的假,走上讲台她把绷带解下,依旧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走出教室又把绷带系上。同学们深深地被被这位执着于七尺讲坛的“马列老太”的热情所打动。

  刚刚听完房玫老师第一节思政课的大二学生刘杰这样说:“第一次见到肢体语言和表情这么丰富的老师,她还会穿插一些恼人寻味的小故事于课堂间,听起来一起都不枯燥!而且房老师特别亲切和蔼,不像其他老师那么严肃,她对工作的热爱让我觉得很感动!”

  思政课变成“心灵花园”

  “房老师是一个很特别的思政课老师,她的课最特别最吸引人的便是那贯穿课堂始终的欢声笑语,而不像大多数思政课老师那样的说教和呆板。”09级政治学专业学生陈昊骏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房老师。

  上过房老师课的人都知道,每次课前她都会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恰到好处的引入今天的课程。有一次,房老师说到“今天我穿了条新裤子,但是你们看看这个裤子却是男士的。是啊,现在我老了,腿都穿不上好看的苗条裤子了,就算是想穿也穿不上啊,这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啊!”而到了课中的讲授,她的课就更加精彩了。房老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使理论更加富有生气,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比如她讲到“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就举例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还扎了两个大辫子,站在那里就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可是现在老了,只能剪个短发,模样也没有以后好看了。同学们爆笑满堂,也深深记住了这条理论。

 [1] [2] 下一页
编辑:朱羽喆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调查称6成家长曾给教师送礼 大手笔者送汽车   10-09-06 11:36
·陕西200名教师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10-09-04 07:01
·全国教师准入拟提高门槛 小学教师将达专科以上   10-09-03 10:34
·教育部:全国目前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六成   10-09-03 04:1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