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乡村教师坚守山区25年 每天划船接送孩子(组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9-14 16:2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外出打工的家庭,家里相继建起了两层楼房,有的甚至三层。而石兰松家依然是村里最差的房子,低矮而简陋。

  眼看家中窘境,妻子童绍玉多次催促石兰松出去打工。好几次,夫妻俩为此发生激烈争吵,童绍玉甚至提出“不去打工,就离婚”。

  石兰松也想到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去打工,因为到广东打工那时每个月已经能挣1000多元。三哥石兰军在广东为石兰松找好了工作。

  然而,激烈思想斗争几天后,石兰松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留下来,继续给孩子们划船、上课。

  “没有老师,误了孩子,一辈子都会自责!”石兰松说。

  “当初我真的想不通,我们不比别人差,凭什么要比人家穷?”童绍玉说,“但听了他的话,我也想通了。更何况盖好房子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他们带着知识出去打工挣钱,我也觉得光荣。”

  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校长李海说:“这么多年来,中心校也曾给刁望教学点派过其他老师,但因为条件艰苦,没有人愿意在那里教书超过1年。”

  2005年,石兰松通过代课教师转正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月收入也有近两千元,比以前大大好转。

  石兰松的大儿子石福洲如今在南宁的一家建筑工地打工。说起儿子,他满是愧疚。

  “因为当时家境贫困,大儿子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因为尝到知识少打工的辛苦,儿子不止一次埋怨我们,没让他多念书。我想他渐渐会明白。”石兰松说,“我最感激的是妻子,她嘴上虽然有怨言,但一直用行动支持我,当初她要娘家的船来用,现在我提出万一不行,就先不建房子,攒钱买钢铁船,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乡亲的重托

  “最好的……放心,好放心!”提起石兰松,韦汉强老人拉着记者的手,不断地用壮语夹杂着普通话向记者表达对石兰松的感激之情。

  韦汉强的儿子和儿媳都到海南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带着孙女韦钰妃生活。韦钰妃已经3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石老师就像孩子的父母一样。”韦汉强说。

  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大龙洞村委副主任潘兰生说,附近几个村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石兰松的学生,不少已经成为学生家长。

  每到春节,石兰松就成为村里最忙碌的人。按照壮族的风俗,逢年过节,壮家人就会邀请最尊敬和最需要感谢的人到家中杀鸡、喝酒。

  石兰松酒量小,每年春节都要喝醉好几回。农历正月十五过后,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收拾行囊外出打工。临走前,最多的就是对他们眼中最信任的人的嘱托。

  “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请你好好管教他”“孩子生病的话,请石老师给他吃点药。不行的话,就帮忙送他们去医院”“我们可能要几年后才回来,拜托石老师了”……

  人世间最深的友谊莫过于无限的信任。“每次听到家长们的这些嘱托,看到他们信任的目光,我就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把孩子教好。”石兰松说。

  “25年来,好在我身体好没生病,孩子们的学习才没落下。我现在最牵挂的一是船的问题,再就是担心我退休后,如果条件还不改善,谁来接替我。”

  夜幕降临,湖面又笼罩起了薄雾。记者与石兰松握手告别,发现他的两个手掌都是厚厚的老茧。

  “每天划船,手上的老茧剥了一层又一层,都不好意思与你们握手。”

  此时,大龙洞水库周围的村屯已是星光点点,在湖面映照下,就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这些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在大龙湖水面上,在石兰松的桨声里……

编辑:温磊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丹凤乡村教师拍出两部影视短剧 反映山区老师生活   10-09-02 06:0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