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调查称城市开发占用大量菜地导致蔬菜价居高不下
http://news.hsw.cn    来源: 央视  2010-09-26 09: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央视9月26日报道 6月份以来,国内蔬菜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上涨。2010年9月25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此展开的调查称,城市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在于城市周边的大量菜地,让位给了大规模土地开发,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以下为节目实录:

  今天我们来关注老百姓的菜篮子,根据农业部统计,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蔬菜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上涨,涨幅达到30%。9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 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明确指出,目前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容易导致蔬菜价格大起大落。这些大城市为什么自己满足不了蔬菜供应?严重依赖外地菜又会给菜价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看记者在杭州的调查。

  这里是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也是杭州市蔬菜流通的大本营,每天凌晨是整个市场交易最繁忙的时候,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货车整齐排列,停满了整个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里几乎所有的大货车都挂着外地牌照,近的有湖北、江苏,远的有黑龙江、河北、山东等等。这些司机操着各地的方言告诉记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商贩

  蔬菜商贩:外地的 外地的。

  记者:哪儿的?

  蔬菜商贩:山西的。

  蔬菜商贩:张北的。

  记者:这菜是那儿拿过来的?

  蔬菜商贩:山东沂南的。

  记者随意询问了十几辆大货车车主,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车上拉的都是外地菜。这位批发商从2004年这个市场开放,就一直在这里做生意。他告诉记者,只要看一眼,他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本地菜,哪些是外地菜。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商贩

  蔬菜商贩:这个 三轮车上拉的基本就是本地的,大车拉的都是外地的,像我们这都是外地的。

  记者注意到,在繁忙的市场中,确实有些人力小三轮车在大货车的缝隙间穿梭,车上拉的是本地产的小白菜、空心菜等叶菜类蔬菜。记者在市场里停留了将近3个小时,发现来送菜的小三轮车总共也不超过20辆。而大货车每天至少一百辆,三轮车载重最多1千斤,与背后动辄载重30几吨的大货车相比,三轮车显得非常弱小。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副经理 韩大雄

  韩大雄:外地菜占到70%左右,本地菜占到30%,本地就是一个叶菜,加上萧山区的萝卜 。

  蔬菜批发市场副经理韩大雄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个市场上,每天蔬菜的总成交量为2700吨左右,其中有2000吨都是外地菜。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副经理 韩大雄

  韩大雄:本地菜原来占70%,外地占30%,现在反过来了。我们刚工作的时候外地菜很少的。

  在市场里转一圈,记者见到了内蒙古的土豆、甘肃的娃娃菜、山东的黄瓜茄子、东北的西红柿,河北的萝卜和大白菜。这些菜不远千里从产地来到杭州,一次一次的“大迁徙”要耗费多少成本呢?一位拉着三十几吨萝卜从河北来到杭州的批发商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蔬菜商贩:我们在那(河北)包地3000多一亩,一亩产6000多斤,划多少?划5角多,4角多起步的。冷库费一天1000,你发不发这一天就是1000块钱,运费现在抬得老高,运费现在涨到500一吨,去年300一吨,代收费,还有小工、袋子,都要加上去,到了这7毛多了现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经过长途颠簸,每斤菜在路上消耗的成本在2毛到4毛不等。

  蔬菜商贩:拉到这里加上冷库,运费一斤得加四毛钱。

  蔬菜商贩:平摊到一斤上成本要加两毛五到三毛,而有些菜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蔬菜本身收购价。像这车山西运过来的圆白菜,在当地的收购价是每斤一毛五,运费每吨500元左右,加上冷库费用,人工费用,成本平摊到每斤菜上是三毛钱,达到了菜价的两倍。而从路途更远的甘肃、内蒙古、甚至海南运来的外地菜,运输成本就更高。

  蔬菜商贩:走过来要48小时,两天,这一车光运费就要15750,加上别的,两万多点,三万块钱吧。

  刚才这一番调查,让我们对菜价为什么居高不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外地蔬菜千里迢迢运到杭州,油费、车费、过路费加上大量损耗,本来很便宜的蔬菜成本翻了几番,最终都得由消费者来买单。用句俗话说,这真是把豆腐盘成了肉价。从气候条件来看,杭州正是适宜种植蔬菜的地区,可为什么偏偏要舍近求远,大量购进外地高价菜呢?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杭州城郊的一块农田,现在您可以看到,这里满是齐腰深的荒草,而放眼望去大概十多米的面积当中,您能够看到的也都是荒草要高过秧苗。刚刚从村委会我们了解到,本村拥有700亩这样的农田,以往一直是用于蔬菜和水稻的种植。而在明年这700多亩农田将全部用于其他用途的开发,这个村子里的900多位农民也将搬进高楼,结束他们的农民生活,而以往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不远处正在荒草丛中忙碌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家原有三亩菜地,种了十几年菜,原来每天至少可以卖100斤左右,自从去年这块田被征用后,她就没法再大面积种菜了。现在,趁着这块田还没最后开发,王阿姨辟出这一小块地,种的蔬菜刚够自己家里吃,一斤能卖的也没有了。

  菜农王阿姨

  王阿姨:明年没有地了,拆迁马上要拆了,房子都要搬到那边,很高的房子里去,他们还要造呢,还有好多呢。

  在王阿姨的菜地向西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几栋高楼在这片原本空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远处的挖掘机还在继续平整土地,记者了解到,两年前这个村子的房屋和菜地一同被征用,高楼所在的位置原来就是农民的菜地。而用不了多久,王阿姨开荒的那块菜地也会建起高楼,变成现在这里的样子。

  在杭州城东北方的一个村子里,得知记者是来调查菜地情况,热心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向记者介绍起村子里的一个公园。200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民:一直到那个铁塔,中间高的铁塔那一片,都是农田。

  有着相同感受的不止是村民。周华民是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业务二部经理,早在84年以前,蔬菜批发市场还是国有性质时他就一直跟菜农菜地打交道。现在他一直负责市场内本地菜的管理。对于城郊菜地的变化,周华民深有感触。

  周华民

  我们笕桥村以前有八百多亩土地,现在一百多亩,都是搞企业,国家征用,城市需要,没办法的。龙口镇以前好几千亩,现在基本上没有了,火车东站开发起来以后基本没有了。

  除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菜地还呈现出越来越向远郊迁移的趋势。浙江金华的盛旭洪在杭州承包土地,种了八年的菜,他亲身经历了菜地不断向外迁移的过程。

  浙江兰溪菜农 盛旭洪

  盛旭洪:我们最开始是在丁桥,石桥那边,种了两三年,丁桥种了四五年,又跑到这里来了。为什么老换?反正杭州这个地方三四年四五年就要征用掉了,再跑到别而地方去种。

  盛旭洪说现在本地蔬菜销量很好,本来想扩大种植规模,但问题是现在城郊已经找不到适合蔬菜种植的大片土地。仅盛旭洪所在的县就有近百名老乡在杭州周边种菜,现在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有一天,杭州会无地可种。

  盛旭洪:我们种蔬菜的,随便哪家都是越种越远,靠边,离市中心近的比如说方便一点的地方不可能,因为杭州土地老征用。

  杭州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杭州市主城区蔬菜种植面积22.33万亩,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变为16.03万亩,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在减少。

  杭州市农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局长 程春建

  程春建:整个我们原来蔬菜供应,特别是叶菜主要是在城市周边,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相当一部分蔬菜基地都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原来江干区有3万亩蔬菜基地,现在还不到一万亩。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农耕时代的杭州物产丰饶,闻名全国。可是现在我们看到,随着城市化加快,这里却已经容不下一块菜地了。目前,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像杭州、苏州、嘉兴等城市的蔬菜自给率都不超过30%。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绿油油的菜地最终都让位给高楼大厦吗?

  前面我们看到,城市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在于城市周边的大量菜地,让位给了大规模土地开发。正因为这样,国务院在9月2日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土地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而杭州市为了缓解蔬菜供应紧张,这两年也是想尽了办法,不但专门设立种植蔬菜的功能区,给菜农发放补贴,还规划让蔬菜种植上山下乡。这些办法能否弥补蔬菜供应的空缺呢?我们接着来看记者的调查。

  杭州长期大量依赖外地菜,遇到突发灾害天气供应紧缺,菜价极易波动。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杭州市启动了5000亩叶菜生产功能区建设。所谓功能区就是必须按照政府指令进行蔬菜生产种植的土地,功能区的土地所有者依旧是农民,农民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种植蔬菜,相应地可以从政府获得一定的补贴,保障型功能区每亩每年补贴200-300元,应急型功能区每亩每年补贴700-900元。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