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湖北破获锯末胶囊大案 假药销往28个省区市(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晨报  2011-03-14 02:3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用锯末、粗糠和面粉做原料,湖北荆州6个制假窝点半年内疯狂炮制出上亿粒胶囊,冒充201种药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8个省份的100多个市。案件涉及药品多、辐射地域广、涉案金额大,被称为湖北假药“第一大案”。

  荆州市公安局和药监局10日联合销毁了缴获的标值百余万元的假药,涉案的2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此案涉及金额超过千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缴获的药品仅占总额的十分之一,大部分假药已经售往全国各地。

  假药网络浮出水面

  去年6月,荆州一位姓李的药商在网上购买了用于治疗胃病和前列腺疾病的7种知名品牌药品,价值4000多元。当他拆开包装后,发现大部分药品既无生产日期也无批号,随即向荆州市药监局举报。药监人员检查发现,他购买的药品全是假药。

  鉴于案件的复杂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经过半年多认真细致的侦查,荆州警方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了6个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在查获假冒201家正规药厂201种药品的同时,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移交涉案线索500余条,使一个巨大的假药销售网络浮出水面。

  包装精良难辨真伪

  “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他们刻制假冒药厂公章,冒用多个药品生产厂家、多个国药准字号批号,在互联网上大肆刊登虚假的药品广告,并通过物流邮寄的方式小批量、多批次分销,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荆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副队长胡成林说。

  在行动大队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冒充国内某知名药厂治疗妇科疾病的假胶囊。假药外包装印刷精良,上面印有“OTC”、“国药准字”等标识。再加上防伪标志,仅从外观看很难判断真伪。记者剥开一粒,稍用力就把胶囊捏碎了。仔细观察后发现,里面填充物竟是锯末!

  “万能”胶囊竟是锯末

  据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的行动大队副队长代俊介绍,胶囊外壳一般用糯米制成,部分用塑料制造。胶囊填充物主要是锯末、粗糠和面粉。假药作坊用印有不同药名的封塑铝箔纸,把灌装好的胶囊封装成板,然后再装入不同的药盒,“锯末”胶囊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几百种具有各种功效的药品,可谓是“万能”胶囊。

  荆州市药监局稽查分局局长郭志强说:“这种‘锯末’胶囊危害很大,不但不能治病、延误治疗时机,如果带菌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利润高达30倍以上

  荆州市药监局稽查分局局长郭志强说:“制造一板12粒装的假胶囊,成本仅3毛钱,批发价为4毛至3元,最终通过采购商转手至药店后,销售出去的价格则高达10多元,利润高达30倍以上。”

  据介绍,国内有些药店为了经营,将柜台出租或者承包给了第三方。由于监管不严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也让假药钻了空子,最终导致消费者在正规药店也买到了假药。

  家庭犯罪查处难

  该案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不法分子都是使用假名进行制售假药活动,而且网络售假,流向广,调查取证难。另外,制售假药的犯罪主体很多在偏远农村,藏身民房难以发现。

  目前,23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送至检察院进行公诉。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