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全国多地仅3成乳品企业通过审核重获生产许可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04-02 07:4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女子强迫2千妇女卖淫被抓
女子强迫2千妇女卖淫被抓
女子水盆内溺死4岁亲生儿
女子水盆内溺死4岁亲生儿
·成龙身价至少20亿 称死后全部捐赠不给儿子留
·专家称达芬奇预言世界末日 4006年地球毁于洪水
·22岁男子涉嫌杀死婶婶并埋尸受审当庭翻供(图)
·男子隐瞒母亲去世消息 法院一审被判向姐妹道歉
·男子被当毒贩判死刑后羁押4年 获国家赔偿17万元
·情侣飞机上开愚人节玩笑称携炸药包 被罚1000元
 

  新京报讯 (记者李静)乳业“大整顿”限期已过,哪些企业在这轮“大清洗”中被淘汰也逐渐明朗。浙江、云南、广东等地质检部门近日纷纷公布审核情况,有的地区乳企淘汰率达到一半。

  昨日,多名业内专家指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到达尾声,预计国内会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出局。

  部分省市审核结果公布

  去年11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在2010年年底前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今年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将时间延长到3月31日。

  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全国到底有多少乳制品企业将被淘汰,由于国家质检总局还未公布整顿结果,目前尚不清楚。不过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公布了最新审核情况。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4月1日公布,浙江省内所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重新审核工作全面完成,原有的35家乳制品企业中有19家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有11家浙江乳制品企业由于新的准入条件提高而主动放弃申请。有5家企业重新审核后,由于厂房布局和生产设施达不到要求被撤销生产许可证。

  昨日另有新华社报道,从4月1日开始,云南省获证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洗牌”,仅有三成左右的企业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

  另据报道,厦门乳企6家仅2家通过审核“大考”;青岛乳制品企业重新审核,半数企业停产。截至3月31日,广东省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的企业仅有26家,而根据奶业协会透露,全省共有乳企51家。

  昨日记者登录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方网站查询到,截至3月30日,北京市已有26家乳制品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条件重新审核。据了解,北京本地有35家乳制品企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在重新审核过程中,明确了企业、评审考核组、监管部门三方责任,对三聚氰胺盲样比对检验不达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

  淘汰企业多为小企业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各省市的企业数量不一样,但总体估计,将会有两到三成企业被淘汰。王丁棉说,“这次可以称之为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但有些企业产能小,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不达标,如在甘肃,有些企业在当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就是因为产能不达标被淘汰掉,很可惜。”

  王丁棉指出,企业要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就必须按要求购置一批新的设备,这至少要投入两三百万,而对于小企业,投入了这些资金,即便是过关了,透支太多也很难存活下来。

  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也表示,会有两成乳制品企业被淘汰,大多是小企业,市场份额只有5%左右。

  疑问

  淘汰的企业怎么办?

  专家建议淘汰企业转型

  在这轮“大整顿”中,被淘汰的企业如何处置?昨日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制定审核清理后对关停企业的经济补偿政策。

  王丁棉等乳业专家建议,被淘汰企业可以转型,生产乳饮料等产品,从而利用闲置设备,工人也不会失业。

  昨日,上市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未能获得新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该公司指出,由于本公司乳制品正处于市场开拓期,目前因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而停止生产,对公司的品牌发展战略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影响的份额有限。该公司董秘指出,“公司还生产福成酸梅汤,这些设备可用来生产饮料,不会让它闲置。”(李静)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多家乳品企业相继对部分产品提价3%-4%   10-11-23 07:3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