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某在日花费高昂
一个引人关注的细节是,顾女士透露,汪某目前是私立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回国之前,儿子在东京的房租是每月人民币12000元,学费一年8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其他生活费,每年开销要30万到40万元人民币”。这一花费让很多留学生大呼“难以理解”、“奢侈”。
据日本大学经济学部网站上列出的需缴纳费用情况,该学校第一学年学费约合人民币8.5万元,从第二学年开始学费约合人民币6.5万元。
按照顾女士的说法,去除学费,汪某在日本每年的生活支出为22至32万元人民币。一位目前正在日本某私立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介绍说,她在东京租一个16平方米的独立单间,房租每月约为5000元人民币,此外每月开销大概不到5000元,算是过得普普通通,“而汪同学的生活未免太奢侈了,每年开销二三十万,应该不只生活费这么简单,天天山珍海味还差不多。”
新华视点
“留学低龄化”问题需重视
据新华社电 随着海外教育市场的放开,当前我国青少年出现了“留学低龄化”的倾向,容易引发问题。一般而言,送孩子留学不宜过早,需重视其抗压能力的培养。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有些小留学生GRE、托福考得好,但怎么与同学老师相处,怎么融入西方社会,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就连一些具备一定人生阅历的教授、博导去国外以后,也都会产生种种不适应,更不要说这些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们了。”
杨雄表示,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杨雄说,“舆论宣传对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对海归的地位有所夸大,也加大了留学生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在海外生活或者回国后更加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表示,此案中留学生汪某是否存在精神疾病仍需等待司法鉴定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但就已经披露的案情而言,这名学生可能存在调试心态、控制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谢斌认为,青少年阶段是培养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缺乏教育和引导,把孩子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