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蜱虫的“袭击”对象多是老人

自2006年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来,对于这种病毒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至今只能确定蜱虫叮咬可能引起这种病症的出现,但仍无法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后改称这种病症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但这并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传染病。只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完全可以治愈。正如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崔宁所说:“致死主要是由于治疗太晚和为赚钱,少数村医耽误治疗。”
重症致死
大多因为治疗太晚
6月2日,黄式顺的母亲尚昌兰已经在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的重症病房住了8天。对于母亲为什么会感染上这种病,黄式顺一直不能理解,“查了很多遍,没有发现任何伤口。”
黄式顺的家在商城县鲇鱼乡大碑村。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他家的田地早已没有了。黄式顺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尚昌兰在家看孩子,闲余时间在房子旁边的空地上种些蔬菜。黄式顺认为,可能是在种菜时,母亲被蜱虫咬了。
而当他得知母亲出现高烧症状时,已经过去了8天。
据信阳市宣传资料称,此类疾病的发病高峰为每年的4-10月,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是信阳市收治此类病的重症医院,转到这里的病人几乎全部出现过昏迷。而昏迷阶段则是此类病最危险的时期。
“只要病人能熬过昏迷阶段,清醒后就可以治愈。”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崔宁对记者说,在这里的重症患者,大多因治疗太晚而出现重度症状。
在他看来,蜱虫叮咬并不可怕,这种病的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死亡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治疗这种病的唯一方法就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因为多年来,信阳市蜱虫叮咬病例多发生在农村,并且初期表现为发烧症状,这让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等到恶化后再去医治大多已来不及。崔宁说,前几天,罗山县曾送来一位高度昏迷的患者,治疗几天后并没有出现任何好转,只能如实告知家属。“按照农村习俗,很多人希望能在家里走完最后一程,我们只能如实告知。”
2008年2月19日,卫生部曾向各级卫生部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其中指出,蜱虫叮咬后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治病心切,一些家属几乎每天24小时陪护在病人旁边,并无法顾及危险的存在。“得病的不是父亲就是母亲,做儿女的,谁忍心离开。”
为了应对频发的病情。2011年5月,河南省卫生厅下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试行)》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并要求各地医院严格按照试行方案进行预防和治疗。
崔宁说,现如今的治疗方案属于综合治疗方案。病原治疗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至今无法确定病原体,就无法对症治疗,只能采取这种治疗方式。”
部分村医 耽误治疗
治疗了8天,尚昌兰已经可以说话和坐起,但与尚昌兰在一个病房的袁以周则没有那么幸运。5月31日送到这里进行救治,直到6月2日还处于昏迷状态。
据袁以周的家人说,之前她只是发烧,并没有说被蜱虫咬过。治疗几天无效后,才告诉邻居,她被蜱虫咬过。“但在村医院也进行了抽血化验,村医说没事,只是感冒,让输液。”直到后来病情越来越重,才转到了这里。
崔宁说,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7天以内是最佳治疗时期,否则治疗就会出现麻烦。“很多致死的病例,都是由误诊造成的,因为部分村医为赚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而在他看来,蜱虫咬伤的诊断很简单。只需要对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连续三天检查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就可以推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采取治疗。“这样的检查,一般在乡镇医院都可以完成。”
据了解,国家疾病防控中心早在2010年5月就在商城县设立了流行性出血热观测站。对出现发热伴血小板降低的患者都要进行上报,采集血样。
自2009年起,商城县就建立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就诊机制:凡村卫生所发现发烧的病人,卫生所不得留治,而应立即将病人送至乡卫生院进行血检,如果发现病人血小板减少,乡卫生院须将病人送至县定点医院就诊,不能延误病情。强化培训,对乡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村医生、县内科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普及蜱虫叮咬救治的办法及程序。
在2010年,曾有媒体报道,信阳市曾存在村医误诊的问题。今年,误诊和耽误治疗的情况依然存在。让袁以周家人感到气愤的是,“既然有这样的规定,村医就应该告知家属转院,但他没有这样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尚昌兰身上,她在商城县医院治疗了5天,因病情加重才被转到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
对此,商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余芳承认,“极少数可能存在村医为赚钱耽误治疗的情况。一经发现,我们会严肃处理。”
令病人家属感到宽慰的是,大部分转到这里的病人都能治愈出院。截至6月2日,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共收治此类病人51位,治愈4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