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作(cnsphoto图)
中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两天,全国很多地方的高考查分系统陆续开放,一些地方的高考分数线也公布出来了。同时亮相的,还有一些地方的高考状元,针对这些畅谈成功秘笈,上演励志演说的状元们,昨天(23日),教育部也再次重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要公布高考“状元”。详细情况,马上连线中国之声的值班编辑韦雪。
教育部再次重申:不要公布高考“状元”
主播: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高考状元会受到全社会的热捧,对于这种行为,教育部是如何回应的?
编辑:今年(2011年)高考之后,各地陆续开始查分,像北京等地的高考“状元”信息迅速在社会上传播。而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都能看到一些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的大肆宣传,甚至北大、清华等高校还曾为本校录取的“状元数”展开过舌战。
有媒体认为,正是因为如今的高考“状元”形成了一条利益链,高考状元们才会受到如此的追捧,不仅“状元”们能收获各种现金奖励和荣誉;所在的学校也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为日后争夺优质生源打下基础;而教辅机构则可聘请“状元”做“形象代言人”赚钱。实际上,至少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叫停“炒状元”,高校也不得对新生成绩进行排名,但是收效甚微,今年高考过后,各地的高考状元再次纷纷亮相。
昨天教育部发言人续梅再次重申,教育部一直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也真诚地希望大家不要炒作高考“状元”。
网民众说纷纭 斩断“利益链”根源是关键
主播:网友们如何看待“高考状元”受到热捧的现象?
记者:应不应该追捧高考“状元”也成为今天网友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网友就认为,但凡是高考信息都应得到理直气壮的公布。高考状元之所以会得到大家的追捧,是因为他们在相同的考试中从同龄人里脱颖而出。如果他们能与大家分享学习方法、成长经历;使后来者少走弯路,获得学习捷径,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网友的认同。
有网友认为,在高考中夺魁实际上只反映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成就,更不代表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考成绩的公布,也绝不意味着竖起了一块通往天堂或地狱的界碑。实现梦想也并不只是高考一种路径。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炒作高考状元,却始终没有收到较好的成效。因此有网友建议,应该彻底查一下炒作状元的根源,并将这个根源斩断;还有网友提出政府机关可以用通报的形式点名批评,或者对凡是炒作的地区用削减来年招生指标等做法作为惩罚。
不少网友都说,高考只是一段人生结束,另一段人生才刚刚开始,每一种人生都可以很精彩。只要拥有“成就自己”的梦想,就别让高考分数线制造出幸福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