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食品安全过敏症”下的奶粉塑化剂风波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8-27 11:2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朝鲜“御用”军艺演员
朝鲜“御用”军艺演员
美女赤身为国“除草”
美女赤身为国“除草”
·河北一中学新校规防早恋:男女间距不低60厘米
·福布斯主编:四川富豪很低调 愿出钱从富豪榜消失
·男子强奸亲婶未遂举斧砍杀灭口 潜逃14年终落网
·网民发帖批评法院遭跨省追捕 回应:引导说实话
·西安暴雨侵袭致大堵车:一座被雨困住的城市
·婚礼后伴娘遭强暴追踪 嫌疑人称想着强奸不算事
 

  在饥馑不再的时代,美食只是一个时尚话题,而食品安全才是攸关民生的重点,并且由于涉及面广、易于搅动人心而显得愈加重要。近日,网传香港三款在售的名牌奶粉

  ,检测出微量塑化剂一事,就是一个颇能展现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的例子。

   8月25日上午,一条题为《香港化验三款奶粉均含塑化剂》的微博上网,引来网上一片骚动。稍后,有媒体记者追踪采访得知,此消息源于香港。今年7月,香港某周刊委托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检测三个受欢迎品牌的初生婴儿奶粉的质量,结果全部验出含塑化剂DEHP,含量十亿分之二十八~四十二不等。该项化验单主持者黄港生教授称,三品牌奶粉中的塑化剂含量“低于现在香港标准……”。还进一步解释,这个含量其实是一个“背景水平”,“也就是说在环境里、在食品里,甚至人奶里都会含有,因为这个量确实很低”。

  如果承认香港的专家教授所具备的公信力,与大陆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也应该承认,虽然并非空穴来风,但三款名牌奶粉所含的塑化剂,其危害性明显被网络传言夸大了,而且三款奶粉品牌名,也纯属猜测的结果,有捕风捉影的嫌疑。换言之,一直处于敏感状态的食品安全问题再起波澜,显然是公众过敏所致——— 三款奶粉含量低微的塑化剂,及其可以忽略不计的毒性,与食品安全问题丛生导致的过敏后遗症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才是这个事件的看点。

  内地公众和舆论对香港奶粉安全如此关心,原因很简单,许多内地新生儿父母,为宝宝健康着想,不得不到香港购买奶粉。一旦香港奶粉也出现问题,这些父母的心宛如掉到了冰窖里,是很容易想见的情形。所以,基于初生儿奶粉一旦不安全,众多父母肯定有天塌下来的感觉这一事实,再辅以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中,特别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公众非常弱势,基本上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被动地位,故而他们的过敏反应甚至对不实之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均无可厚非。

  可见,公众的过度敏感,听信甚至放大传言,仅仅是食品安全社会过敏症的表征。想要根治和预防这种过敏症,只靠涂抹和遮掩表面的症结显然不行。面对微博传言,香港奶粉检测项目的负责人,迅速接受媒体采访,在提供相关知识、枯燥的化验数据之外,还有“奶粉中塑化剂含量可能比母乳还低”的说辞。虽然从逻辑上讲,母乳不属于行政监管项目,但由负责的态度、科学的知识、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比喻配成的这一味药,显然有助于澄清事实。(令狐补充 知名网评人)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