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的民警劝说王师傅还是不走。
老人离开
农民工回到原地继续等活
昨天上午10点4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躺在路中央,脚穿球鞋,衣服破旧,周围围了十几名路人。120急救人员和民警均已到场。
老人对120急救人员说,他不愿意去医院。老人自称姓王,60岁了,前几年因为双腿骨折,后来妻子离家出走了,就剩下他一个人在家,早上出门摔倒了,觉得很倒霉,不想活了。
西大街派出所民警说,老人是西后地人,之前相关部门帮助老人住院治疗。昨天,民警想将老人送往西安市救助中心,却被老人拒绝。
上午11时许,当713路公交车靠站停车时,老人拖着双拐挣扎着爬向车门,门口两名乘客将老人搀扶到座位上。“老人坐车回西后地了。”一市民说。
惠智民又回到了停放在路边的自行车旁边,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的雇主。
对话农民工
“谁都会有老的一天”
昨日中午12时,寒风凛冽,惠智民还站在西门外的路边,他的身边停放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自行车上放着一些装修用的简单工具。
惠智民早上7时就站在那里等活,5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有找到活。记者走过去和他攀谈。
记者:路人没有去扶老人,只有你一个人去扶,当时是怎么想的?
惠智民:他需要我帮助,谁都会有老的一天,当有一天我老了,假如在街边摔倒了,我也希望有人扶我,而不是匆匆离去。
记者:当时你给了老人12块钱,接着又掏了20块给老人,这32块钱对你来说多吗?
惠智民:我口袋就装了80多块钱,给了老人12块钱后,觉得他比我更需要这些钱,又多给了点,香烟也一样,先给了两支,又给了一包。32块钱差不多是我两天的生活费。
记者:如果你去扶他,被讹诈怎么办?
惠智民:我帮他前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又想想,我的两个工友在现场,他们可以给我作证。
记者:你平时做什么工作?
惠智民:我来西安做装修临时工已经十几年了,基本上做些刷墙的零工,一个月平均能赚1200多块钱。最近生意不好,已经20多天没有活了,每天省吃俭用,中午只吃一碗5块钱的面条。一家人就靠我做临时工赚钱生活。本报记者雷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