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延安一68岁老人13年坚持收养流浪狗 遭邻居白眼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报  2012-01-03 07:4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2011年被感动的照片瞬间
2011年被感动的照片瞬间
中国元旦日众生相
中国元旦日众生相
·金正恩就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陕西农村大学生“回报率”调查:知识难改命运
·复旦一医院收费员将癌症患者名字改为“张去死”
·刘志军、张曙光对7·23温州动车事故负主要责任
·西安城区现大雾天 网友称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所致
·密码大泄密网友制分析报告 密码123456最受宠

    “狗妈妈”给生病的狗滴消炎药水

  是不是亲生的不重要,有奶大家一起  
  延安大学大二学生叶洋给狗狗分狗粮,这些狗粮是当地一个企业捐赠的 
  这个大“家庭家庭””其乐融融  
  “狗妈妈”和收养的一只苏格兰牧羊犬交流,这些狗狗似乎能听懂她的话

 

  1998年的一个冬日,历经了车祸、离异、创业失败,感到命运无常的闫占云走在大街上,看到被狗贩子囚禁的几条狗,顿生悲悯。

  “不怕你们笑话,看到这几只狗,我忽然有同命相怜的感觉。”此后,闫占云有了收养流浪狗的愿望并开始实施,13年来,不断有流浪狗加入到这个群体,又不断有狗儿被人收养。如今,她还收养着150多只狗。

  这位68岁的老人疾病缠身,但她说,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收养流浪狗。如果说,当初收养流浪狗是人生无助时的情感寄托;如今,她已将之当做一项爱与生命价值的人生课题。

  人狗情:

  “不过3天,它们就把我当亲人”

  闫占云老人养狗的地点坐落在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一个山沟里。去年年底,记者在一周的时间里多次来到这里,了解13年来,这里发生的一段段人与狗的故事。

  “说出来你们不相信,每一只狗送到我这儿时,它们都咬我,我的手上、腿上到处都是狗咬的伤疤,但过不了3天,它们就把我当亲人。”闫占云一般先给新来的流浪狗吃药打针,亲手喂吃的,晚上跟它们一起睡觉。几天下来,这些狗就变得温顺听话。

  “狗最通人性,有些地方比我们还懂得感恩。它只要感到你对它好,就把你当做最亲的人,绝对听你的。”在老人搭建的狗的乐园里,有德国黑贝、藏獒等凶悍的犬类,“到妈妈这儿来!”只要听到闫占云的呼唤,狗儿们争先恐后地扑向老人怀里。“给客人握个手。”它们会齐刷刷把前爪伸向记者。

  大花是一条宠物狗,闫占云收养它已经5年。大概2年前,有人家将大花领走收养。过了不久,闫占云在大街上走着,突然一条狗冲过来,汪汪地叫着,“我仔细看,怎么是大花,浑身脏得不成样子。”老人一把把大花抱起来,大花依偎在老人怀里,泪眼汪汪。“我后来知道,那一家子人对大花不好,把它遗弃了。我抱着大花说:‘别怕,跟妈妈回家。’”

  狗狗情:

  “朋友”去世它俩几天不吃喝

  “我觉得这些狗跟小孩的成长几乎是一样的。凡是来到这里的狗,我都要求它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一年前,有学生将大街上被遗弃的一窝狗仔送给老人。她让一只哺乳期的母狗给这些狗仔喂奶。“一开始,它不愿意。我就摸着它的脊背讲,你们都是苦难的狗,被人遗弃了。这些仔跟你的仔是一样的,它们的娘不在,你忍心看着它们活活饿死。”说来也怪,母狗好像听懂了她的意思,不仅给狗仔喂奶,晚上还守着这些新来的狗仔睡觉。

  一个孤寡老人整天养狗,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闫占云老人乐在其中。她清楚每一只狗的脾气秉性,甚至知道哪些狗是一伙的,“华华和阿黑关系最好,可能是它俩腿脚不太利索吧,经常在一起。它俩以前还有一个好朋友,老死了。”说到这儿,闫占云老人眼泪流了出来,“我从未见过狗之间这么重情重义的,那只狗走的时候,华华和阿黑寸步不离,守在伙伴跟前,不忍离去,几天不吃不喝。”

  冷暖情:

  邻居白眼大学生主动当义工

  13年来,为了收养流浪狗,闫占云早就耗尽了积蓄,欠了不少债,搬家的次数数不清,其中一年搬了12次家。有些人厌烦她养狗,甚至在狗食里投毒。感受着邻家的白眼,老人从未想过放弃。“我已经68岁了,每天养狗要用三袋面,从做饭到收拾需9个小时,眼看着干不动了,我已给一个儿子说了,我动不了时,希望他照顾这些狗。”闫占云老人收养流浪狗的义举同样感动了善良的人们。眼下,她养狗用的场地、狗舍防护栏,取暖用的煤,狗棚用的帐篷都是社会各方人士捐赠的。2007年和2011年,闫占云老人两次被延安环保协会授予“环保公益之星”称号。2010年,她建言制定延安市养犬管理办法的建议,受到市上领导重视,亲自批示研究她的建议。更让老人欣慰的是,延安大学4名大学生每到双休日都来做义工。“收养流浪狗是一项环保事业,收养的狗越多,大街上的流浪狗就越少,越有助于控制病源的扩散。希望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帮助闫老师。”大学生刘坪楚说。本报记者梁军赵彬文/图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