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清代武将张氏家族墓被盗 长安文管部门介入调查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2-02-07 07:5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元宵夜醉倒一批年轻人
元宵夜醉倒一批年轻人
女郎为橄榄球肉搏激战
女郎为橄榄球肉搏激战
·专家称地球进入小冰河期系炒作 全球变暖已为大势
·媒体报道延安廉租房被售 省长批示有关部门核查
·陕西榆林黑老大垄断赌场收保护费 不进贡刀伺候
·29岁女子剖腹产下14.08斤男婴 或破全国纪录
·父母为第三者经常吵架 16岁儿子约3同学将其打死
·丹凤县一民宅内发现两手榴弹 疑为文革武斗产物

  古墓的盗洞已经被回填

  位于西咸新区斗门街办中丰店村的张氏家族墓,是清代武将家族墓,历经清代六朝,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在西安地区并不多见,然而春节前这座古墓被人盗挖了。

  大过年的 祖坟被人挖了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驱车来到斗门街办中丰店村。说起村里的古墓,不少村民都指着村子的西南方说:“可惜前些日子被盗了!”一位村民主动领着记者来到墓地。古墓位于中丰店村西南方一处高地,紧临沣河东岸,位于一户农家果园内。古墓的盗洞已经被回填,回填的黄土还有些湿,零星散落几块枯骨和枯木,一旁是一堆燃放过的鞭炮,烧过的纸钱,地上还插着3炷香。要不是村民介绍,记者很难想到这里是一片古墓。

  “太缺德了,大过年的挖了人家的祖坟!”果园的主人姓翟,夫妇俩最先发现了这片墓地被盗。他们告诉记者,被盗古墓属于村里张氏的先辈,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张氏先祖都身世显赫,历任武将总兵。多年来,不少村民都听说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这片古墓还有墓碑等,后来什么都没有了。之前这片墓地整个呈斜坡状,“是一块风水宝地”,后来张家后人取土平整,整块墓地就成了一大片平地,20年前,这里又成了苹果园,“很少人知道墓的具体位置”。

  盗洞直通墓室 几乎没有偏差

  翟先生的妻子何女士告诉记者,2月3日(正月十二)下午,她发现果园南侧的栅栏被人劈开了一个缺口,果园中间有两个深洞。“两个洞距离不远,西边的要大些,直径足有七八十厘米,东边的盗洞小些,两个洞都在一人多深,两个洞都是直通墓室,位置几乎没有偏差。”何女士说,洞外扔得到处都是枯骨,甚至还有一些黄颜色的衣服残片,上面的刺绣非常精美,色泽也很鲜艳。另外,在现场还发现了盗墓者所用的条幅、水桶等,甚至矿泉水瓶子。

  翟先生夫妇说,年前他们来过果园,当时并没有发现有啥异常,发现盗洞时,里面还有一些积雪,由此他们断定古墓被盗发生在春节前不久。目前,村子里还居住有墓主的后人,只是离得远,平时很少有人来。发现古墓被盗后,夫妇俩赶紧通知了他们的后人。张家后人重殓了散在外面的枯骨后,将两个盗洞回填。

  该村8组村民张连虎是张家后人之一,在他的家中还保留一块墓碑,碑文明确记载,其中一位墓主叫张平延,生前任清代湖北宜昌镇总兵。得知古墓被盗后,第二天张连虎顺着盗洞下到了墓室。据他说,其中一个墓室东西走向,长约6米,宽窄约为2米,高也有近2米。在清理墓室的时候,张家人还发现了比较特殊的衣服残片,但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物品。

  古墓被盗后,张家后人及时报了警,斗门派出所民警也到现场进行了查看,但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随后,长安区文物管理部门也到现场进行了解。

  相关链接

  墓主为清代望族

  家族12人当过总兵

  昨日,长安区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斗门中丰店村清代家族墓地,墓主张氏为清代望族,祖籍榆林、迁居长安,七世十三人,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朝皇帝,除一人为进士外,均为总兵武将。

  张氏家族墓地由南北两处墓地构成。北墓地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一带,埋葬张鹏程等三代,现存封土。1994年,张鹏程墓被盗,墓内文物被洗劫一空,张氏后人祭祀重殓后,将墓志及墓室部分石构件运回斗门。南墓地位于中丰店村西南部,沣河东岸的高地上,埋葬张国桢、张大成等四代。2008年被市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发现,但是墓地遭到严重毁坏,封土被平,墓前石刻、石碑被砸,但墓室保存完好,现存少量墓地石质文物保存于张家老宅内。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专家认为,张氏世居要职,家族墓延续时间近一个半世纪,见证了清代兴衰,在整个西安地区都十分罕见,为研究清代的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延伸阅读

  张氏家族现居斗门

  已延续15代

  本报讯 (记者 陈黎) “根据墓的材质以及村民家存放的墓志来看,这个家族墓很有价值。”长安区文物稽查大队队长杨博告诉记者,墓已经回填,现在无法知道里面还有什么。

  据记者了解,张家后人张连虎家中存放的墓志、石刻还有近10平方米的砖雕都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历史脚步。

  “这个家族到我是第13代,算到最小的娃娃已经是第15代了。”张连虎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家族的人共有70口,每遇到事情都要坐下来一起商量。现在家族年龄最大的是他的母亲,已经80岁高龄了,最小的只有几岁。300多年来,如果算上外出的应该在千口之多,但外出的人已经无从记载。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